缝纫鸟课文原文
缝纫鸟这篇课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缝纫鸟课文
我们来到坦桑尼亚首都访问,住在远离市区的一个幽静的饭店里。这个饭店正好坐落在印度洋海岸上,可以说我们的窗户底下就是印度洋。这里有一种特殊的鸟,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这种鸟叫缝纫鸟。
在饭店门口,有一棵大树,几百只缝纫鸟就栖居在上面。缝纫鸟,顾名思义,是有缝纫技能的。它们的窝,不是泥糊的,而是用一根根韧性很强的嫩草,巧妙地编织成的。我曾经细心地观察过它们的劳作。它们从印度洋沿岸的草丛中,衔来两三尺长的嫩草,先用尖嘴把草圈成几道圆圈,而后像织布那样,有经有纬地把长长的嫩草编织成窝。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的双手差,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它们的爪子,要紧紧抓住树枝,唯一能劳动的就是那张尖嘴。一只鸟不停歇地劳动,要两三天才能编织成一个窝。那窝活像个圆葫芦,奇怪的是口朝下,底朝上。我真想爬上树去看个究竟,但作为一个外国客人,显得很不礼貌,只好作罢。
有一天拂晓,海潮猛涨,溅起的浪花打在窗户上,把我从梦中惊醒。我爬起来往外看,不知什么时候下起雨来,夹着阵阵狂风。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忽然想起那群缝纫鸟来,它们那像葫芦一样挂在树枝上的窝,经受得住风吹雨淋吗?我披上雨衣,向饭店门口走去。走到那棵大树底下一看,果然,缝纫鸟辛勤编织成的几十个窝,都被风雨打落在附近的草丛中。
不一会儿,雨停了。我拾起缝纫鸟的窝,看了又看。那简直就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它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用秫秸皮编织的蝈蝈笼子,编织得那么结实,即使从树上掉下来,一点儿也没变形。可惜的是:缝纫鸟虽然聪明,毕竟还没有能够把这样精致的杰作,牢固地编结在树枝上。只一场狂风暴雨,窝便被打了下来,落得个前功尽弃!
早餐后,阳光灿烂,晴空如洗。我外出工作,又路过那棵大树,听见缝纫鸟叽叽喳喳,一片喧闹。抬头望去,只见缝纫鸟飞来飞去,又开始忙碌了……
缝纫鸟资料
缝纫鸟又叫“灵雀”,又被称为“攀雀”,蒙古族称之为:“乌仁·巴丽珠海”,意思是缝纫技艺好,灵巧的鸟儿。它略小于麻雀,羽毛呈黄色,颈上有一道黑圈儿,鸣叫声婉转动听。夏季多以蚂蚱、蝗虫、蠓虫和蛾子等昆虫为食,属于益鸟。
玛拉沁夫笔下的非洲“缝纫鸟”,筑巢的原材料是草,中国“缝纫鸟”——灵雀筑巢的原材料是马尾、兽毛。两者相比,后者的筑巢技艺要高于前者,筑巢难度也大于前者。
每年春暖花开之际,缝纫鸟正是紧张劳作之时,它们双双忙碌着筑巢建窝。幽幽的河岸,寂静的山林,人迹罕至的高山草原,都是它们的理想家园。它们在筑巢时,就地取材,首先选择长一些的马尾,用嘴缠绕在树技上,拴牢后衔来羊毛、牛毛和马毛等,开始缝纫编织,还要用嘴衔来水,洒在上面,并用爪子不断地蹬踩,直到踩实为止。灵雀筑巢,主要是靠那灵巧的'尖嘴,然后才是爪子。筑巢的时间较长,付出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缝纫鸟编织成的巢,像一个带把的葫芦,又像蒙古族婴儿脚上的小靴子。若从远处望去,颇像一盏精致的小灯笼悬挂在绿荫深处。
缝纫鸟编织的巢,长约五寸左右,细小的巢口,位于“葫芦把”上。因为是用韧性很强的马尾吊在空中,巢口所在的“葫芦把”弯曲平伸,这样就巧妙地避开了雨水。用兽毛缝纫编织而成的巢,还能防寒保暖。此外,吊在空中的巢,使对鸟儿和鸟雏垂涎的毒蛇也无计可施。
缝纫鸟的巢中,铺有许多长长的棕毛,缠绕着雏鸟的腿爪,使小鸟不能爬出巢外。即使大风将鸟巢吹得倒转一百八十度,雏鸟也安然无恙。
有时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也偶尔采集灵雀遗弃的巢,拿回家后,大人、小孩子欣赏一番。因为它是用兽毛缝纫编织的,就按其形状,用剪刀简单地加工一下,就制成一双小巧、样式奇特的小毡靴,给还未学步的幼童穿上。
【缝纫鸟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1.鸟课文原文
2.《翠鸟》课文原文
3.翠鸟课文原文
6.珍珠鸟课文原文
7.惊弓之鸟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