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之美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空灵之美

空灵之美阅读答案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具体地讲,主要是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的影响。老庄厌恶人生,要求超脱尘世的纷扰,通过“虚”“静”的途径,回到那种没有纷争、喧闹的“人间世”。庄子“无己、无我、无欲、无碍”的放达态度,可以说是产生空灵之美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佛教禅宗的“坐忘”“顿悟”与空灵之美的那种琼澈晶莹的艺术境界,从表面上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而实际上,佛道两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空灵之美则恰恰相反,它根植于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奔雷逐电、慷慨悲歌的壮美,又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优美,还有纤尘不染、玲珑剔透的空灵美。这种空灵美并非是老庄的“虚”“静”,佛教的“空”“忘”那样引人飘然出世的“禅意”和“禅境”,而是一种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的契合统一。

  空灵美首先因其“空”,所以境界广阔廓大。如张孝祥词《念奴娇·过洞庭》所写,湖草青青,湖面无际,多么廓大的境地!其次,空灵美因其“灵”,所以境界闲淡、琼澈。再次,空灵美的客体是静穆、幽远、浑茫的,它不致引起人的情绪的急剧波动,而只能使人感到闲散、飘逸,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第四,空灵美是虚与实、浓与淡的浑然统一。从表面上看,似乎“虚”“淡”与现实生活仿佛是“雾里看花,隔着一层”,其实,它又蕴含着“实”的情调、“浓”的色彩,它以空灵的形式包孕着无限丰富的内容。

  空灵美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创作境界。南宋画家马远一反以前画家的那种“全境山水”构图,很有选择地从某一角度和局部对画面进行经营,在一角半边中集中画面的物象,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情调。如他的山水小幅《风雨归舟》,画面上的物象集中在边角,而大部分只是空白或远水平野,给人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空间感。比起郭熙、李唐等人的“满纸山水”

  来,马远的“残山剩水”具有更为隽永的艺术魅力。

  由于空灵美具有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以,人们在欣赏时,总觉得它的内涵难于穷尽,难于理解。在审美活动中,虽然审美者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但物我之间的距离终不能全部消失,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只可接近,终难抵达。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这种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却无法大彻大悟。

  空灵美的审美过程,还是一个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的过程。欣赏空灵美之初,人们还是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游离于现实之外;随着境界的廓大和意蕴的深化,欣赏者不知不觉飘飘欲仙、超然物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是空灵之美形成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

  B.佛道两教和空灵之美的不同在于,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则植根于现实生活。

  C.空灵美和壮美、优美不同,它纤尘不染、玲珑剔透,虚实相生,在有限中包含着无限。

  D.空灵之美的境界广阔、闲淡、琼澈;它的客体静穆、幽远、浑茫,不会使欣赏者的情绪急剧波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马远的山水小幅《风雨归舟》之所以比郭熙等人的“满纸山水”更有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与情调。

  B.虽然空灵美美感体验与审美主体个人情感等关系非常密切,但尽管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也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其中的空灵美。

  C.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所以在空灵美的审美过程中,物我之间的距离是不会消失的.。

  D.对空灵美的感受,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最初的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进入到飘飘欲仙、超然物外的忘我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灵美的欣赏对象的内涵总是让人觉得难于穷尽,难于理解,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这就给空灵美带来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B.南宋画家马远作画是从某一角度和局部对画面进行经营,画面中留下很多空白,给人带来广阔的空间感,可见绘画更适宜在一角半边中进行。

  C.在空灵美的审美过程中,审美者和审美对象之间会始终存在着一种距离感,这是由空灵美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决定的。

  D.空灵美以空灵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给人意味无穷的感觉,从而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答案

  1.A(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只是道家)

  2.C(因果倒置)

  3.B(“绘画更适宜在一角半边中进行”推论不正确。)

【空灵之美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花之美》的阅读答案

2.《淡之美》阅读题答案

3.淡之美 阅读答案

4.桥之美节选阅读答案

5.《桥之美》阅读答案

6.《天坛之美》的阅读答案

7.《天坛之美》阅读答案

8.《瑕之美》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