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文内容资料

时间:2021-08-31

  草原是老舍的一篇文章,那么,关于草原课文内容资料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 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课外知识】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草原课文内容资料

  草原写作背景(作者:老舍)

  写作背景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9月12日他在青岛山东大学一次休息时写下的。当时他在那儿租了一家平房,作为他安静的写作与创作戏剧文学的地方。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发表在《人民日报》。

  老舍记叙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

  老舍《草原》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是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学习本课的重点是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学习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课文,引导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老舍《草原》难句解读分析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

  这个长句子中,把绿色的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一幅中国画。中国画的技法有许多种,有的用墨线勾勒,有的只用颜色渲染。作者觉得草原上的小丘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是说一片翠绿,又浓又润,像要流下来似的。流到哪里去呢?“流入云际”。这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和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一句是讲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情。惊叹,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翠绿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留连草原景色,总是看不够。低吟小诗,是想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3、“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迂回,有点曲折,不呈直线。用玻璃带形容河,非常生动、形象。“河”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在草原上河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人家,才会有牲口。

  《草原》字词辨析积累

  【羞涩──羞怯】

  “羞怯”侧重表示由于没有见过大世面而害羞、胆怯;“羞涩”侧重表示难为情,害羞的程度比“羞怯”要轻。

  【响亮──洪亮(嘹亮)】

  “洪亮”强调声音大而厚;“响亮”一般表示声音大。“响亮”侧重指声音洪亮,既可指歌声、号声,也可形容其它事物发出的声音;“嘹亮”一般形容声音、歌声。

  《草原》词语解释及造句

  【明朗】

  ① 光照充足,明亮。

  ② 明显、清楚。

  本课指①。

  例句:对这件事,他的`态度不是很明朗吗?

  【茫茫】

  朦胧的样子。

  例句:大地覆盖着皑皑白雪,茫茫一片。

  【一碧千里】

  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例句:我来到一碧千里的内蒙古大草原,不禁思绪万千。

  【柔美】

  指线条又轻柔又美丽。

  例句:低垂的柳树,在微风吹动下,舒展着柔美的腰肢,拂动着细长的手臂,迎风起舞。

  【渲染】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的形容。

  例句:人们在喜迁新居时,往往要写上一副对联,以渲染喜庆气氛,这种对联称之为乔迁联。

  【勾勒】

  用线条画出轮廓。

  例句:他用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模特儿的形象。

  【云际】

  云彩的边际,这里指天边。

  例句:孩子们的轻快欢笑声音飘散到云际天边,与天空里的鸽哨声一起留下余音。

  【境界】

  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情况。本课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洁净。

  例句:本文从遣词这一修辞艺术视角分析李贺诗作的艺术境界与诗歌成就。

  【骏马】

  好马,跑得快的马。

  例句: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

【草原课文内容资料】相关文章:

1.草原的课文内容

2.草原课文内容

3.草原按课文内容填空

4.《草原即景》课文内容

5.小学5年级草原课文内容

6.三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复习资料

7.《七月的天山》课文内容学习资料

8.《金子》的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