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生智慧时时都在提醒我们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无论贵贱都应平等待之、一视同仁。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我是什么身份,他是什么身份,从而我应该怎么对待他,他应该怎么对待我。比如说,和与自己身份低的人接触,就首先端起一个在上位的架子,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对于陌生人拜访自己,不能首先怀疑人家有求于你,别有用心,从而形成一种沟通上的心理障碍,只有破除这些障碍,才能以真诚之心形成生命之直相照射。如果先有一概念的东西,就会成为人与人接触的障碍。这些概念包括我们预定的计划目标,用以联系人之抽象理想,用以衡量人之抽象标准、成见、习惯等。这些东西在我们希望与人有真实接触时,都应全部放下。只有把一切放下,我们才与人有发自内心生命的直相照射,直相肯定,从而有真实的了解。这件事说起来似乎容易,但要做到其实是很难的,必须有极深的修养才能做到。这种修养就是做人的坦荡和真诚。以诚待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下持久的修炼的功夫。然后在与人的交往中才会真诚地待人,真正地了解别人。这种日积月累修炼的功夫,深深融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中,形成我们的气质和自觉的处事为人的习惯,这样当我们遇到各种问题时就能随时面对,随时超越,随时放下。中国古话说“拿得起,放得下”,就是指一个人面对事情时的成熟、沉稳和练达。
这种“放下”的智慧,在印度思想中名之为“空的智慧”,解脱之智慧。佛教中的“空”,如“四大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的“空”,就是放下的意思。圣严法师总结人生遭遇时曾有三句话,即“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也是放下的`意思。这在中国道家称之为虚之智慧、无之智慧。中国儒家称之为“空空如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廓然大公”之智慧。运用这种智慧,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经验事物、理想事物,都会看穿其本质和内在,而不为表面虚饰之物象所蒙蔽。于是,当人面对某一人、某一物、某一问题时,虽然可以有照常的概念的知识、理想,但他就不会再纠结于某一件事情上,虽然面对许多事情但却能超越于这些事情,既不置身事外,又不是陷入而不能自拔,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有了这种智慧,达到了这种境界,人就不会为事物所累。百万富翁会像身无一文的乞丐一样不为财富所累而轻松自如;大政治人物会觉得“尧舜事业何异浮云过太虚”一样恬淡名利而不为功业所累;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会谦恭如莘莘学子不为虚誉所累。这种放下的智慧在印度的宗教哲学中表现的尤为普遍而深刻,如《奥义书》《薄伽梵歌》。也体现在中国的儒道禅宗人物的思想与风度中,如春秋战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即功成身退,隐匿江湖;唐代的高僧慧远隐居庐山,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无论贵贱,足止于虎溪,不敬王侯;也体现在中国文学艺术人物的行为中,如晋代的陶渊明、竹林七贤。这些人的“放下”的境界及其文化观念,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去体会、欣赏、涵泳,然后知其意味之无穷,智慧之高妙。这种智慧的根源和本质就是当下即是、一切平等的人生境界。
其实,“放下”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放下之后,可以使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更客观、更冷静、更深刻。研究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更从容、更超脱、更周全,更反复斟酌、集思广益,从而也使问题解决得更好。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涵养心性,使自我圆满具足,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B.以诚待人,无论贵贱都平等待之、一视同仁,是做人的修养。
C.面对事情要成熟、沉稳、练达,即“拿得起,放得下”。
D.要体会、欣赏、涵泳当下即是、一切平等的人生境界和文化观念。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属于“放下的智慧”的一项是
A.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的心性中体现自我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因而心性成为一切价值的根源。
B.只要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中真诚待人,当我们遇到问题就会面对、超越并放下。
C.有了“放下”的智慧,达到了“放下”的境界,人就不会被事物所累,能够面对事情,又能超越于这些事情。
D.“放下”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放下”可以使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更客观、冷静、深刻,研究和思考解决问题更从容、超脱、周全。
试题答案:
6.C
7.B
8.C
【《放下的智慧》阅读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