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态度》的阅读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试题内容:

《生命的态度》的阅读题及答案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命的态度朱良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感,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的物象,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生命的态度,它的观照方式是要去除“态度”。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被我欣赏的对象。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

  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它的体验性,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二是它的浑全性,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三是它的相互关联的特征,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摘自《生命的态度》,有删改)

  6.下列对于“生命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的态度是要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境界,还世界以生命的本然意义。

  B.生命的.态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决定者的身份看世界。

  C.以生命的态度看世界,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其目的是去除态度。

  D. 生命的态度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人与外在世界共成一个生命宇宙。

  7.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

  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

  C.《爱莲说》通过歌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境界。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

  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没有境界。

  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的特征。

  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试题答案: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C(“其目的是去除态度”应该是“方式”)

  7.D(A项是科学的态度和功利的态度;B、C项是审美的态度)

  8.D(没有运用类比论证,运用的是对比论证)

【《生命的态度》的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给生命配乐阅读题及答案

2.组装生命阅读题及答案

3.《谈生命》阅读题及答案

4.生命与气候(题组二)阅读答案

5.《生命的化妆》阅读题及答案

6.谈生命文章阅读题答案

7.胡杨的生命支柱阅读题答案

8.生命的暗示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