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人非无宝也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之人非无宝也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古之人非无宝也阅读答案

  古之人非无宝也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重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奚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①机:吉凶之兆。②伍员,字子婿,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B.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诈

  C.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

  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3分)

  ①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

  ⑤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11.⑴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3分)

  ②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4分)

  ⑵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

  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

  ([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二)

  参考答案:

  8.A(3分)    9. C(3分)    10.D(3分)

  11.(10分)

  ⑴①(3分)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与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②(4分)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⑵(3分)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