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教后记一、熟悉的并非了解的课前分析学情时,我知道班里的孩子对“清明、扫墓、踏青”三个词一定不会真正了解。其余三组问题不大。这是基于我们的共同经历来判断的。一年级时专门上过“艾蒲飘香过端午”、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春节则是他们才经历过的。果然,清明作为一个农业节气,他们只是在二十节气歌里背诵过,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更是没有任何印象。至于扫墓是做什么的,就更不知道了。教这课之前,结合前些天对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一点体会,我知道,熟悉的并非都是真正了解的。小时候,我每年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扫墓,但一直纳闷为什么这么多人只是站在烈士纪念塔前默哀一会儿、再绕行一圈就叫“扫墓”了。细究起来,是不明白“扫”的意思。不明白归不明白,却是从不敢问别人的,总觉得这肯定是个非常弱智的问题,问了怪丢人的。
诸如此类的体验在古诗的学习上也经常有。为了不让孩子们再像我从前那样困惑,一节课花在这三个词上的时间相对较多,从清明时气节的变化引导孩子们理解踏青,又从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讲到扫墓的传统。他们自然都是津津有味。课前还有一个发现,除掉第一列的.四个节日,后面八个词语中的“拜年、扫墓、踏青”三个词语的构造方式、词性都一样。“饺子、粽子、龙舟、月饼”四个词词性一样。为了培养一点对词语构造的敏感。我安排一个填动词的练习:()年 ()饺子 ()墓 ()青 ()龙舟 ()粽子 ()月饼孩子们填写得很好。然而,语感的培养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孩子们在完成《补充习题》最后一题时:过端午时,人们有 、 的习俗。有五六个孩子填成:过端午时,人们有龙舟 、粽子 的习俗。我想,如果问题是:清明时,人们有 、 的习俗。肯定不会有人出错,尽管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表面上看,出错的孩子如果在填完词语后读一读句子大概就会调整好错误,至少会感觉到不拗口。在我看来,还有深层的原因。他们没有感觉到诸如“扫墓、踏青”这样的动词在构句时比“饺子、月饼”这样的名词要自由得多。当然,并不是要向孩子们讲解这些知识,但至少应该用一些组句的练习来培养这种感觉。
二、我们想的不一样在我看来,低段语文课一个最核心的任务便是教会学生识写二千个常用汉字,更不用说这种专门的识字课了。词汇匮乏、汉字书写的生疏对中高段文字表达的制约简直就是灾难。也许是我太过关注字的音形义,这课教学中出现了一个很不应该的失败。第一遍朗读词语后,贺鹏、思羽、雪峰、庭灿把“粽”读成“zhong”,“月饼”的轻声读不出。花时间纠正过之后,让孩子们找出文中三个带轻声的词语放在一起单独读。这一放不要紧,我似乎有灵光一现的感觉:饺和饼都是“饣”字旁啊,何不让孩子们这时就比较区分一下呢?比较就比较呗,直说好了啊,我偏偏在这里太过自我,向孩子们提出的要求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词语中有两个字来自于一个家庭?
提问时,我是想让这个问题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实则让它变得模糊不清。孩子们之前正在朗读词语,并由词语想到实物,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从这两方面来归纳。答案五花八门。我在那个时候和他们一样纳闷,这么明显的两个字为什么看不出来呢?在互相费解甚至埋怨中消耗掉不下于三分钟的时间。也有几个孩子知道我是在指字形,但并不能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失望。这个让我异常狼狈的教学片断至少有两个事项需要重视:一、把孩子从一个关注点里引开最好是非常巧妙而不留痕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是直接些比较好。二、识字教学中科学性与趣味性的融合,对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
【语文课文《识字1》的教后记范例】相关文章:
5.课文《水》教后记
8.课文将相和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