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李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时间:2021-08-31

  (魏)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也。孝文初,为荆州刺史,镇上洛,敕发秦、陕二州兵送崇。崇辞曰:“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但须一宣诏旨而已。不劳发兵自防,使人怀惧。”孝文从之。乃轻将数十骑驰到上洛,宣诏绥慰,人即帖然。边戍掠得齐人者,悉令还之。南人感德,仍送荆州口二百许人。两境交和,无复烽燧警。在州四年,甚有称绩。

北史·李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除兖州刺史。兖土旧多劫盗,崇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禽送。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

  后车驾①南讨汉阳,崇行梁州刺史。氐杨灵珍遣弟婆罗与子双领步骑万余,袭破武兴,与齐相结。诏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众讨之。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表裹袭,群氐皆弃灵珍散归,灵珍众减太半。灵珍又遣从弟率五千人屯龙门,躬率精勇一万据鹫硖。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以拒官军。崇乃命统军慕容拒率众五千,从他路夜袭龙门,破之。崇自攻灵珍,灵珍连战败走,俘其妻子。

  东荆州蛮樊安聚众于龙山,僭称大号。梁武遣兵应之。诸将击不利,乃以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步骑讨之。崇分遣诸将,攻击贼垒,连战克捷,生禽樊安。寻兼侍中、东道大使,黜陟能否,著赏罚之称。除扬州刺史。

  五月,大霖雨十有三日,大水入城,屋宇皆没,崇与兵泊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于女墙,城不没者二板而已。州府劝崇弃寿春,保北山。崇曰:“吾受国重恩,忝守籓岳,德薄招灾,致此大水。淮南万里,系于吾身。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吾必守死此城,幸诸君勿言!”时州人裴绚等受萧衍假豫州刺史,因乘大水,谋欲为乱,崇皆击灭之。

  崇沈深有将略,宽厚善御众。在州凡经十年,常养壮士数千人,寇贼侵边,所向摧破,号曰“卧虎”,贼甚惮之。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梁武每叹息,服宣武之能任崇也。

  【注】车驾:帝王所乘的车,用为帝王的代称。

  (选自《北史》,有删改)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诏绥慰,人即帖然绥:安抚

  B.袭破武兴,与齐相结结:结为联盟

  C.僭称大号僭:越位

  D.宽厚善御众御:防备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复烽燧________村置一楼表裹____崇与兵泊____城上

  A.之则以焉 B.之乃以于

  C.其则之焉 D.其乃之于

  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B.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C.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D.梁武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宣武雅/相委重梁/无以措谋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崇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边戍掠得齐人者,悉令还之后车驾南讨汉阳,崇行梁州刺史

  崇槎山分进,出其不意崇自攻灵珍,灵珍连战败走

  谋欲为乱,崇皆击灭之寇贼侵边,所向摧破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崇为人处事非常低调,做荆州刺史时,朝廷想派兵送他上任,被他拒绝。最后他只带了几十名人马到上洛。

  B.为了整治兖州一带的盗贼,李崇便在每个村庄置一面鼓。盗贼出现时,村民击鼓来传递消息,这样很快就能把盗贼擒获。

  C.杨灵珍和樊安聚众反叛,自立为王,对抗朝廷,李崇受命讨伐叛军。他运筹帷幄,身先士卒,最后赶跑了杨灵珍,活捉了樊安。

  D.扬州发大水的时候,有人劝李崇弃城而走。李崇慷慨陈词,誓与城池共存亡,体现了一名官员高度的责任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但须一宣诏旨而已。(3分)

  (2)黜陟能否,著赏罚之称。(2分)

  (3)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3分)

  参考答案

  8. D(御:统治,笼络)

  9.B

  10.C

  11.A(①李崇治理荆州的措施②李崇在打击盗贼方面的做法⑥所养数千壮士的战斗力)

  12.C(杨灵珍没有自立为王)

  13.(1)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宣读一道圣旨就行了。(“和”1分,大意2分)

  (2)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黜陟”1分,大意1分)

  (3)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动脚”1分, “瓦解”1分,大意1分)

  附:参考译文

  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命秦、陕二州派兵送他,他表示拒绝,说:“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朝廷一道圣旨就行了。不用派兵护送,这会使人增加恐惧。”孝文帝同意,他只带数十名人马来到上洛,宣布朝廷的诏书进行抚绥安慰,人们马上止息了矛盾。边境的戍卒抓到南齐的人,他命令全部放还。南齐人感激他的`恩德,便送回掠去的北魏荆州的二百多口人。两国边境和睦,不再有烽烟狼尘的警报。在荆州刺史任上四年,很有政绩。

  他又任兖州刺史。这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盗贼出现时,猛烈击鼓,四周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顷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险要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来,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从李崇这里开始。

  以后,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氐族杨灵珍派兄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领步兵和骑兵一万余众,攻破武兴,与南齐结成联盟。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军讨伐。他率军披荆斩棘,分路前进,出其不意,两面夹击敌兵。氐人都离开杨灵珍逃散,灵珍的人马顿时少了一大半。灵珍又派从弟杨建率五千人马屯扎龙门,亲率精锐将士一万据守鹫硖。在龙门以北数十里的地方砍伐树木,堵塞道路,用来抗拒官兵。李崇便命统军慕容拒率军五千人,从别的道路乘夜袭击龙门,将龙门攻破。李崇亲自进攻杨灵珍,灵珍连战失败,他的妻子被俘获。

  东荆州蛮人樊安在龙山聚众反叛,越位自称王号。梁武帝派兵接应他。魏军进攻失利,朝廷便以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和骑兵进讨。李崇派将士们进攻敌人的营垒,连连告捷,活捉樊安。不久,他兼任侍中、东道大使,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朝廷任他为扬州刺史。

  五月,滂沱大雨连续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漂泊在城头上。水势继续上涨,他又将乘船附在城头的城墙上,城墙只剩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去,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德薄招灾,导致这场大水。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请大家不要劝说了!”这时,州人裴绚等接受南梁封给的豫州刺史职务,乘着大水,阴谋叛乱,李崇将他们击败消灭。

  李崇性情深沉,很有大将的谋略;待人宽厚,善于笼络部下。在扬州刺史任上共十年,经常供养勇壮士兵数千人。敌兵侵略边境,都被他们摧垮,号称为“卧虎”,敌人十分惧怕。梁武帝对李崇久任淮南十分反感,多次设反间计,几乎无所不至。但宣武帝对他十分信赖,梁武帝的阴谋无法得逞,因而常常叹息,佩服宣武帝对李崇的信任。

【北史·李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相关文章:

1.《北史·苏绰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2.《北史王褒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3.《明史·沐英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4.《史记·王翦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5.是仪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6.《樊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7.《北史·苏绰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8.北史列传第五十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