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杳杳寒山道》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21-08-31

  杳杳寒山道

寒山《杳杳寒山道》阅读答案及赏析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相关试题

  注】寒山,生卒年不详,唐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山水,奠定了什么基调?请简要分析。(5分)

  2、整首诗中叠词的使用有何特点和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首联通过对山水特征的描写奠定了整首诗幽冷寂寥的感情基调。(2分)“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深邃山路,阴暗寒重,再有流冲下来的涧水溅身,令人浑身湿冷。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3分)

  2、这首诗使用叠词的特点很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词,各具情状。(2分)

  作用:①叠词使用,增强了诗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2分)

  ②诗中的叠词,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叠词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2分)

  二: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2、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解析】 寒山是唐朝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中描写寒岩附近高山深壑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意,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情怀,让人联想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

  【阅读答案】

  1、同意。“杳杳”言路深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寂寞之感;“啾啾”状鸟叫之声,以有声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飞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上点染寒意之久。这些迭字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完成了整首诗寒冷氛围的营造工作。

  2、”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三

  1.人们认为寒山这首诗在叠词的使用上,变化多姿。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词,各具情状。(2分)就描摹对象看,“杳杳”写山,“落落”写水,“啾啾”写鸟,“寂寂”写人,“淅淅”写风,“纷纷”写雪,“朝朝”写景,“岁岁”言情。八组叠词,各有侧重。(2分)就词性看,八组叠词,有形容词、有副词、拟声词、名词等,也富于变化。(1分)(意思和思路相近即可)

  2.(6分)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幽暗深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人们带入一个冷森森的境界,让人觉得寒气逼人。(1分)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1分)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1分)尾联结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1分)诗人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1分)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最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1分)(意思和思路相近即可)

  注释

  ⑴杳杳:幽暗状。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⑵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⑶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译文

  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赏析:

  《杳杳寒山道》是唐代诗僧寒山的作品。此诗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首二句描述这条山道的形势和位置;三、四两句从声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静寂宁远;五、六两句从静态描写转向动态描画,着意表现诗人顶风冒雪的自我形象;最后两句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情中见景。全诗运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的表现手法,同时大量使用叠字,使诗篇富于一种特殊的音乐美。

【寒山《杳杳寒山道》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1.唐诗鉴赏:杳杳寒山道

2.寒山《城中蛾眉女》阅读答案与赏析

3.苟杳和吕洞宾的故事

4.《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赏析

5.《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原文赏析

6.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原文赏析

7.《潜山道中》阅读答案及赏析

8.《清平乐·采芳人杳》诗词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