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爱国主义题材诗的成就如何?同学们学习了哪些呢?
1、《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5、《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7、《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8、《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9、《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陆游的诗词在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样,在艺术特色上,也呈现多样化,现结合他的诗词就此作些浅显的探讨:
(一)、意境雄阔,气象浑成
雄阔浩壮是说诗境的特点,气象浑成才是立足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陆游的绝句上.陆游绝句有攀唐人高峰,模仿相同意境的迹象.此过程中,体现出雄浑的气象,厚实有力,表现而不张扬.作者社会生活丰富,作品内容充实,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切体验与关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清新流畅和含蓄的特点,并用以概括深刻的思想感情,厚重的感受,形象鲜明,内蕴深沉,呈现出与唐人极为相似的情况.他在凭吊前代历史,诗人结合历史(时间)、地理(空间)、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环境,用激宕的情感、敏捷的才思,娓娓抒发,又慷慨激昂.如《楚城》: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江上荒城”以平坦的江面突出孤城,兴起荒凉、空旷、久远的气氛.他乡远游,功业不成,吊念楚国旧城,悲从中生.“猿鸟悲”鸣烘托出一片凄凉.第二句直接用口语叙述,简易明了.前两句描写出城的荒凉,周围环境的凄清,而屈原祠堂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使人想到贤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历史伤痛.追古抚今,由城荒、猿鸟悲转到历史的悼念再回到诗人的状况,一层一层,从空间到时间归结于作者.后二句说一切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洗涤尽了,唯有不变的仅是涛声而已!
(二)、激情满怀,格调高昂
在陆游的优秀作品中,是充满激情的.激情是指诗人本身具有的情愫和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深情厚意.中国传统诗歌尤其要求作者情感丰富.作品是作家认识的升华,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概括和提炼.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积累、感情因素会直接在作品中得以反应.陆游为人赤胆忠心,为文当然气格高昂了.如其《题海首侠客像》:
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功名不遣斯人了,无奈和戎白面郎!
这首绝句表达的是爱国情绪.陆游的爱国思想源于三个方面:家庭文化、社会现实、个人遭遇.而政治腐朽、官僚昏庸、功业不成又迫使他把爱国的思想通过感动转换为丰富的情感.他一生的主要思想是爱国、收复,基于此,格调当然不会低沉.首句的赵、魏是战国时北方二国,代指当时山西,河南等北方金统区.胡尘:胡人车马飞扬升起的尘埃.千丈:夸张词,言尘厚,黄谓其色.“千丈与黄”从厚度、颜色写胡尘,意在给读者一种深厚黄尘弥漫之象.虚写胡人马不停蹄,或行军或办差或赋敛的行为,使尘土“千丈”不落,为下句张本.“遗民”句把遗民的劳动所得比喻为“膏血”,把残忍的剥削者比喻为“豺狼”.遗民辛勤艰苦的劳动,被豺狼一样的金人吮吸,无终无止,无深无浅,情感寄托于两个比喻和一个动词“饱”中,写尽遗民生活的苦难,情调深沉伤痛.由此可以知道诗人倾心收复至死不减爱国激情的原因.第三句一转,将“斯人”的刺客比成作者.本句是悲愤的斥责那些不知廉耻者连一个和尚收藏的侠客像都不如!读完之后,可谓发人深思.
(三)、善于记梦、以梦述怀
想象奇特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唐代李白的山水诗都以这方面见长.然而,陆游的此类诗作大多在记梦诗中,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等.现结合《夜游宫》一词来具体谈谈: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想像丰富奇特,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 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如今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是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自许封候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想像力不丰富的人是写不出意境如此壮阔的作品的,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
(四)、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特定的环境里,有时文人们不能直接地道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于是只好委婉地把自己的思想、志向寄托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上,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等.陆游的作品中常常有着寄托物,以托物言志.如爱国梦诗中常有骏马、宝刀(《小园》中“骏马宝刀俱一梦”),宝剑(《长歌行》中“匣中宝剑夜有声”),孤剑(《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孤剑床头铿有声”)和老马、老骥等意象.尤其是梅花,大抵是由于它在严冬开放,自有一种冷傲之气,历代文人都视其为高尚人格与坚贞操守的象征.陆游在此方面也有体现,主要表现在他的'咏梅诗词里面,如《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开篇,便推出了一组凄清的镜头,冷清的驿站旁,自开自落……一“外”字,一“边”字,让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接下来,镜头更近,苍茫的黄昏笼着浓浓的愁绪,凄风苦雨交相侵袭.大有不推残至死绝不罢手之势.一“更”字,不仅写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和仇视之深.同时也反衬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这样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揭示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黑暗现实.从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强大压力和沉重打击.词的下片,进一步咏物明志.“无意”“苦争”不正是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这不也正象这梅花虽先百花而放,却不为争早斗宠吗?“一任”写出了梅的孤傲脱俗,坚贞自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说即使凋落成为泥土.碾碎化作尘埃,心中的那缕馨香不改变.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丹心可鉴.
时代的特点,社会家庭的影响,加上多歧的人生遭遇,使得陆游诗词中充满了战斗激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非凡的才华,使得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内容丰富而又具有积极的现实主义意义.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他的爱国主义诗词在我国的诗歌园地里竖起了一面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的旗帜,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文学上的瑰宝.
【陆游的爱国梦诗】相关文章:
1.陆游的爱国诗
2.陆游示儿诗
3.陆游的古诗
4.陆游爱国诗
5.陆游的诗
6.陆游诗示儿
8.陆游的诗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