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风精炼含蓄,常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历史或人生的深刻理解,因而倍受白居易推崇,被誉为“诗豪”。
作者: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一名道士洑矶。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⑵王濬(读jùn),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⑸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降幡:降旗。
⑹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讲解】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市东面的长江边上。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公元280)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象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赏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两句是对当年历史的回顾。公元279年(西晋咸宁五年),司马炎为完成统一的大业,下令伐吴。在东起滁州西至益州的辽阔战线上,组织了数路大军,向东吴发动了全面进攻。当时身为龙骧将军的王濬,在益州造战船,“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处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晋书·王濬传》),此即诗中所言之“楼船”。船造好后的第二年,王濬带兵从益州出发,沿江东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吴主孙皓的投降,从此东吴灭亡。
诗人把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纷纭复杂的历史过程全部删去,只截取了王濬发兵和吴国灭亡这两个开始与结束的场面,便集中概括了历史的全部过程。“下”与“收”二字,连贯而成,相互呼应。前者表明王濬兵来之迅猛;后者写出东吴政权覆灭之命运,冠以“黯然”,更见惨凄。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承上联具体地写出金陵政权“黯然收”的景况和原因。“千寻铁锁”是东吴在西塞山下江险碛要处的设防。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孙皓政权尽管腐败,但还是不愿轻易失国,而进行拚死抵抗的;二是渲染王濬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当时的东吴,为防御晋武帝的讨伐,曾在西塞山一带筑营垒,设江防,并用铁锁链横截长江,以阻挡王濬的楼船。但王濬用木筏数十,上载麻油火炬,烧融了铁链,直抵金陵城下,迫使吴主孙皓举“降幡”投降。从历史上看,当时的东吴,非兵不多,将不广,城不固,地不险。只因孙皓不修内政,荒淫误国,致使“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三国志·吴书·孙皓传》),所以必然要导致“铁锁沉”“降幡出”的下场。这个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不能不令人感慨深思。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见了。“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具有政治家头脑的刘禹锡,对这一点自然理解得很深,所以他积极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奋起改革时弊,力求挽救衰败的唐王朝。可是残酷的现实,使自己的愿望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使自己与集团其他诸人都屡遭迫害与打击。所以这里的“几回伤往事”,不仅有对前朝兴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一个“伤”字,充分表现了悲痛之情。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对往事的“伤”是根于当世的忧,伤往事是次,忧当世是主。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的局面,但是几代皇帝都宠信宦官,排挤忠臣。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如诗人认为,这种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败,重蹈历史的覆辙。所以“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心叹喟。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西塞山怀古》一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