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事例

时间:2021-08-31

  1.老舍穷成“作家”

  比起徐志摩,同是“异乡人”的老舍遭遇可是天壤之别。他1924年受聘到亚非学院担任中文教师,薪资很低,更因伙食太差得了胃病。为了学好英文,老舍拚命念英文小说,开始感到“手痒”,来年便在3便士一本的学生练习本上写成处女作“老张的哲学”。赵毅衡认为是伦敦把老舍逼上作家这条路的。

  有趣的是,这位外表严肃的“京派作家”,很可能是“金瓶梅”英译版的催生者。赵毅衡发现,花了15年将“金瓶梅”翻成英文的怪杰埃杰顿,不但是老舍在伦敦的少数好友之一,还在序言中特别感谢老舍的“慷慨帮助”。还好老舍的回忆录从未提及此事,否则恐怕又会被红卫兵扣上“译淫书有辱国体”的罪名。

  2.老舍为自己作品写广告

  1934年12月,《论语》半月刊连载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第九节,校样打出后,文尾尚余空白一处,老舍见状,遂提笔在空白处为自己的作品撰写广告一则,以为补白。老舍自撰的作品广告妙趣盎然,抄录如下:

  《牛天赐传》是本小说,正在《论语》登载。

  《老舍幽默诗文集》不是本小说,什么也不是。

  《赶集》是本短篇小说集,并不去赶集。

  《猫城记》是本小说,没有真事。

  《离婚》是本小说,不提倡离婚。

  《小坡的生日》是本童话,又不大像童话。

  《二马》又是本小说,而且没有马。

  《赵子曰》也是本小说。

  《老张的哲学》是本小说,不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