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是怎样的一篇散文呢?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的代表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已经被录入语文教科书上供大家赏析。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佳作。围绕六要素来写,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与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起因:月色如户,欣然起行。经过: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寥寥数语,记叙的六要素聚集了。苏轼的行文风格:以极少的文字,包含极多的内容。才 47 字,不仅记叙得眉目清秀,而且是跌宕起伏,字字翻江倒海,句句韵味无穷。
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夜游所见,乃是全篇之精华所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整篇古文无一月字,却句句写月。把一用俗了的比喻句“月色如水”,化腐朽为神奇。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
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王国维说,“凡景语,皆情语。”苏轼用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透过这张照片,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闲人”最能体现。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境况下,面对一片如水的月色,抒发了一段闲人的心境。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的确,对于苏轼来说,黄州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灵,但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让他在人生的低谷完成了豁达人生观的塑造,从而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