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灯》,贾平凹乡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乡镇女干部――“带灯”的视角与生活经历,为观众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农民对此的抵制与改变。“带灯”, 指萤火虫在黑暗中发出亮闪闪的光,以显示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和巨大影响。贾平凹在此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以精准锐利的眼神直击农村现状,以敏锐准确的观察力映射农村社会管理的真实性,突出反映乡土中国向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历史剧变。
一、独特的女性角度
贾平凹的乡土作品《带灯》采取文学史上极少应用的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写作方法,以女性角色――“带灯”作为主人公,从其视角出发,深入细致地观察她的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带灯”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贾平凹的思想和思考。
带灯,秦岭樱镇镇综合治理办主任,工作兢兢业业,身体力行,不仅为患肺病的农民讨取赔偿,而且为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工作;不仅为农民解决鸡毛蒜皮的繁琐小事,而且很懂得工作充分利用每个人的力量,不仅会利用曹老八的权威管理公会,而且懂得元黑眼与镇长的利益关系借抽水机;不仅机智地解决了组长的上访问题,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社会的矛盾现状。但是,这终究不是女人的社会,她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她对自然的喜爱,她的小女生的情怀都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她的性格与整个官场背道而驰,她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她的性格是中庸的,她的思想是现代的.,但这正是整个社会所鞭挞的。贾平凹深入地挖掘人心,深入了解乡村生活,以女性的全新角度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二、真实的农村现状
在《带灯》整部作品中,贾平凹对当下乡土中国农村进行了真实而深刻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带灯》中,贾平凹对当代农民与基层干部的把握是极为精准的。农村是一个复杂的地方,问题有很多: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矛盾;生病索赔等,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农民的个人利益,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问题、情感问题、政治经济问题等,乡镇干部在问题解决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可避免的损失和伤害。
在描写农村真实生活的时候,贾平凹以一个农民的姿态深入农村,深入了解民情民风,并延续常用的农村叙事技巧,深入刻画农民的困苦,因此,《带灯》整个显现出独特的吸引力,以其独特的历史与人性的描写,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支持。
三、尖锐的社会批判
《带灯》这部作品中,乡村社会的腐朽政治与社会不公使其具有尖锐的社会批判干,无论是对农村现状的忧虑还是对农村未来的担忧,无论是改革开放农村的混乱还是愚昧无知的乡土风情都让人们感受到了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社会的混乱,深刻体现了国民的愚昧、麻木和冷酷:领导为了面子制造上方禁忌,得病的农民由于手续的繁琐无助地挣扎,乡镇领导为了政绩引入众多高污染企业……
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刻画,贾平凹将乡土小说的文化推上了新的高度,更加关注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的崩溃和人性的沦丧,更加注重农民意识形态文化的缺位所带来的信仰缺失。我可以看出,当贾平凹站在农民和知识分子相结合的立场上对农村的社会生活进行反思的时候,不仅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出农村生活的现状,而且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丑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创新的题材设置
《带灯》这部作品,涉及到上访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在此,贾平凹采取了写实的写作方法,使小说中的上访体现的更为自然,更为真实。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带灯”,她不是本地人,她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对于农村中出现的种种现状,她站在边缘的立场:同情农民的困苦,哀叹农民的不幸,愤慨农民的不争,但是身为领导的她,无可奈何中又对本身所具有的责任深恶痛绝。
五、“短信体”的叙事结构
《带灯》的写作用了颇有新意的“缀段性”叙事结构,贾平凹在《带灯》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叙事经验,并从琐碎的小事出发推动小说发展,这种短信体小说使文字更有代入感和时代气息,更能深入人物内心,使读者感同身受,真实自然。
在《带灯》这部作品中,贾平凹第一次将农民立场放在首位,一改文坛上长久以来就将知识分子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习惯,以一个乡镇女干部的视角深入剖析农村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青年人外出打工;农村基层组织日益衰败;农民的权益保障;村干部的贪脏贿赂;法制不健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改革开放发展中,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村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从现实出发,深入人的心灵,还原乡村的真实性和农民的存在感,拓宽了乡土文学的写作范围,提高了乡土文学的深度。
【贾平凹新作《带灯》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