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柿子挂在树上吧智慧故事

时间:2021-08-31

  是实用主义成了我们身上的潜基因? 还是长期短缺的生活状况渗透到了骨髓?

让柿子挂在树上吧智慧故事

  夏日傍晚散步,各种树的叶子虽然有些闷闷的,但其实很多变化在悄然发生着,一些果树在每天暑热的蒸腾中渐渐挂了果,看看吧:青柿子、青枣、橘子都已经藏在树叶间了,秋天就等着在夏天之后成熟绽放,枣子会一点点变红,柿子会像阳光一样温暖,这么每天看一次看一次地,想想可以一天天看到柿子红起来是很好的福分。

  只是,柿子红起来也就只看过一年。自从前几年小区里一下子从五湖四海来了不少给子女带小孩的老人,果树们既是甜蜜又是伤感,甜蜜的是老人们太喜欢果树了,果子还青涩瘦弱时就频频来探望光顾了,伤感的是未到秋熟好时分,树上的果子已经不见了,果树和果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红柿子绿叶子的好秋光也一年难得一见了。一些老人一手牵着孙儿,一手拎着塑料袋,在果树下使劲地摘果子,不到一两个时辰,一树的柿子唯剩高高在上的那几只还青涩得挂着。

  楼上邻居看到,忍不住总要劝说,“不好摘的不好摘的”,“又不是你家的,管你什么事?”“不是我家的,是小区的,大家看看不是蛮好吗?”“不要你管……”省略号里是一串流畅的骂人话,可以一径骂到祖宗,骂骂咧咧,手却是不停,偶尔个别的老妪有点点似乎不好意思,提着半袋柿子走了,有些则手口并用,偏要装满一袋才满意。等到来年,亦复如是,而且准备了长竿工具。有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每年都与她们理论,收获的总是一顿骂骂咧咧,有一次甚至发生了冲突。毫无收敛之意,也毫无羞愧之色,仿佛应当、本该。不是你家的我就可以摘,是她们的逻辑。当然,柿子是要吃的,不是看的,更是她们向来的观念。

  那棵枣子树还是果子青青时,就不断有人来觊觎了,保安每天来摘几颗吃吃,有人瞅着周围似乎没人时来摇几下,“吃几颗没问题的,只要不过分”,保安说。当然,枣子渐渐成熟了,鸟也一样频频光顾,不过,就让它这么由青转红而熟,瓜熟蒂落的,不是也蛮好嘛。

  其实,小区种植的果树,与果园种植是有差异的,并不一定适合食用,倒是审美大于实用的。只是,实用的观念太深入人心了,况且免费,这手就忍不住了。其他桂花,桃花,梅花,等等,总之但凡可以吃的,可以用的,可以摘来放家里的,都不放过。

  不独这些随迁老人的,本地人也大有人在,问过一位近60的本埠阿姨,她认为反正拿一点点又没有关系的喽。“那大家都拿一点点,格么就一点点也没有啦”,她不说话了,顿一顿:“不会这么严重的。”大概习惯取用者就是如此想法吧,东西挂在那里干什么,倒不如摘下来饱饱口福;桂花反正要凋谢的,不如采了来做做糖桂花;柿子红了没人摘也要掉下来的,有啥看的,不如吃掉算数。实话实说,看到果子枝头挂,没有一丝渴望占有的心思那是谎话,此为人性之常态,有时候一时兴起摘上几个大概也可满足一点点意外的窃喜,只是,习惯性的、理所应当的占为己有,那就另当别论了。

  是实用主义成了我们身上的潜基因? 还是长期短缺的计划经济的生活状况渗透到了骨髓,乃至成为一种匮乏症思维模式?即便现在不缺钱去市场买点想要的,有额外的便宜占为啥不占呢?有眼前的食物为啥不弄来吃吃呢?可能也不一定是钱的问题,就是根深蒂固的思维,不会去想到柿子也是可以挂在树上欣赏的(那是秋天的味道啊),退一步说等它熟了再摘也不迟啊;桂花虽然总要凋谢,但采摘一光,如何香飘一秋呢,正是这些草木让城市人还感觉一些岁月时序自然芬芳啊。好比那些大江大河的,明明是大自然的赐予,人却是止不住地改天换地,隔几公里拦个坝,隔几公里拦个坝,活生生切割了流畅江河,看似眼前发了电得了利,却破坏了生态平衡,地质灾害、极端气候,吃苦头是迟早的事,而且可能不绝如缕,难以恢复。何以不能顺自然而为?即便想改造也至多微创,让山水回到山水,人的生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还是利益作祟,缺乏对自然的敬重和慎重,对事物总是太多实用太少审美,缺乏一种无用之用的眼光和生活态度。

  其实,“空无”也是一种“有”啊。青山绿水,无污染的空气环境,最终得益的还是生活于斯的人。但是,这种认识、观念需要长期的习得,需要氛围、环境的熏染。也许依旧如鲁迅所说的国民性的改造?

  在一些小事的背后,其实常常可以牵扯出长长的一条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