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个人的梦和一个创业园的探路励志故事

时间:2021-08-31

  二级城市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先天不足,如何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攀枝花艰难起步

  今年秋天,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侯静来说很不平常,从学生到老板的华丽转身令他颇感压力。1个多月前,攀枝花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正式开园,侯静和另外52名毕业生一起,成为首批入住孵化园的“老板”。

  在侯静的印象中,大学生创业园在成都、北京等大城市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在攀枝花这样的二级城市,却很少出现。侯静觉得,在攀枝花这样的二级城市,能遇到创业孵化园的支持是难得的机遇。

  “创办创业孵化园,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等创业群体实现理想,对攀枝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攀枝花市委副书记赵辉这样说。

  但二级城市与省会等大城市比,存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先天不足,攀枝花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勇于起步却探路艰难。

  A 故事探路

  侯静和李旭的“杀手锏” 科技创业是典型代表

  侯静在攀枝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读研期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跟导师做课题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企业遇到技术问题时无从下手,,同时学校丰富的专家和实验室资源也没有充分利用。“能否成立一家公司,搭建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侯静思索着。

  今年1月30日,在他和几名老师的共同出资下,攀枝花凡达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营业务主要为技术咨询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4个月后,孵化园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公司也开始入驻运转起来。

  侯静公司的“杀手锏”,是攀枝花学院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公司一旦实现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不仅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能为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侯静有信心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这个愿望。

  和侯静一样,今年5月,2006年毕业于攀枝花学院的李旭,用打工积攒的1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在孵化园内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从事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机电设备的销售和安装。公司开业不到3个月,营业额超过30万元,8月初还在政府采购网上成功中标,接下9万多元的订单。“同类产品在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的市场已接近饱和,在攀枝花的市场空间却很大。”李旭说。

  “侯静、李旭的公司是孵化园突出科技创业的典型代表。”攀枝花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负责人之一冯利介绍,截至目前,孵化园已签订订单超过800万元,其中科技公司的订单占三分之二。

  B 故事探路

  “三文鱼”和“灵动”的努力 做开拓者有喜有忧

  前不久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二届西博会上,攀枝花展馆内一种芒果粉产品吸引了不少企业和市民的目光,多家经销商预约批量订购。这对于水果深加工领域几乎为空白的攀枝花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三文鱼”团队所创办的琪琳果蔬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正是这种芒果粉的生产商。“我们就是瞄准了攀枝花的特色资源,主攻芒果深加工产品。”团队创始人之一陈太川一脸自信,目光锁定攀枝花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优质晚熟芒果。

  早在今年8月,“三文鱼”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研制的“芒果粉及其制备工艺”取得了国家专利。但由于厂房设备有限,芒果粉目前还只是样品。

  “我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只要吸引到企业投资,产品就可以大规模投产。”陈太川告诉记者,他们计划用2年时间,把芒果粉产品打造成当地知名品牌。“三文鱼”必须继续努力,除了引资,还包括如何开拓市场。

  除了“三文鱼”开拓了水果深加工领域,“灵动”也开拓了攀枝花的动漫设计领域。

  但开拓并不容易。在灵动动漫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总监肖宇向记者述说了他的苦恼:“攀枝花的动漫产业目前几乎是空白,不仅市场严重不足,最重要的是动漫人才严重缺乏。”有5年从业经历的肖宇,今年从成都来到攀枝花创业,他的梦想是打造攀西地区动漫产业城。肖宇说,攀枝花动漫市场及人才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从外地引进动漫人才并不现实,因此要把目标投向本地,通过当地院校培养本土动漫人才。

  C故事探路

  首次“摸底考”的残酷淘汰 “接地气”更易存活

  在近5个月的试运行中,不少入孵企业逐渐摸索出了生存之道。他们发现,在攀枝花创业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如果能够充分“接地气”,对创业者来说反而会拥有更大的舞台。

  从目前创业孵化园运行情况来看,科技是接攀枝花“地气”最充分的领域。开办之初,创业孵化园经过分析讨论就决定了要突出“科技”二字,并依托当地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攀枝花学院,以科技创业为导向,同时兼顾其他领域,形成立体创业格局。

  但科技创业不是唯一。攀枝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袁铁峰说,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只能选择一些投入不大的项目,但若能选准符合攀枝花地方经济特点项目,往往能够成为市场上的奇兵,但这样同样需要研究如何“接地气”的问题。瞄准攀枝花特色农产品的“三文鱼”团队就是这样的代表。

  记者在孵化园看到,53人26家首批入孵企业涵盖科技、设计、咨询、商务等领域。在11月下旬,侯静、李旭和“三文鱼”“灵动”等首批创业的53人都经历了一次“摸底考”,孵化园对入孵企业进行了首次考核评估,内容包括经营业绩、研发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

  “约三分之一企业实现真正盈利,一半左右企业运营状况一般,四五家企业出现困难。”冯利介绍,此次考核后,2家企业退出了孵化园,同时又有1家新的创业项目入驻。

  建立淘汰机制是孵化园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功课”之一。冯利介绍,孵化园每半年会对企业进行一次考核评估,每年进出孵化园的企业将不少于3家。

  D 故事探路

  筹建之初的一头雾水 迈“坎”面临更大挑战

  冯利坦言,由于创建孵化园在攀枝花刚起步,筹建之初管理者们是一头雾水。

  去年以来,相关人员先后到成都、重庆等地进行考察,发现这些城市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攀枝花。“成都的一些创业园可以实现场地、水电等费用全免,还为创业者提供各种无息贷款和税收补贴,这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攀枝花来说目前还难以做到。另外在人才方面,攀枝花也不能与成都相提并论。”冯利说。

  由于孵化园目前还无法提供无息贷款和税收补贴,企业从第二年起还要承担一部分场地租金,为了让孵化园健康运行下去,专家组在选择入孵项目时,特别看重项目的生存能力。

  冯利透露,孵化园筹备之初,在校师生共提交了上百个创业计划书,但孵化园最终确定创业主体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项目科技含量并不一定特别高,但要有‘杀手锏’,有资金,还要有市场。”冯利说。

  “创业是高风险的活动,必须具备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3个要素,缺一不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尤为困难,往往缺乏资金、人才和社会关系。因此,政府必须对此给予扶持,提高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同时实现大学生创业园可持续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说,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城市来说,则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除了资金,人才“坎”也是孵化园必须跨过的。胡光伟建议,攀枝花这样的城市要在事业、感情、待遇3个方面下功夫,即让人才能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提高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还要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资。

  目前,攀枝花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入园企业每月可得到由政府提供的30元/平方米租金补贴,首年不需付租金,但贷款难度很大,也缺少其他资金扶持。

  袁铁峰表示,政府相关部门还在争取扩大政策范围,提高优惠政策补贴标准,并积极筹备建立创业基金,扶持有潜力的项目发展。同时,还在不断尝试联合市内相关企业对入园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帮扶和培训。

  从计划来看,攀枝花市还将各区县建立类似模式的创业孵化园,形成“1+5”布局,并建立区县政府主导、学校为依托、市级相关部门指导的“1+1+1”孵化模式。

  然而,受财力和院校实力等因素限制,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钱+犯傻,一个创业团队的众筹故事累并快乐着,一个大二学生的创业路10位创始人的独门创业心得一位瘫痪残疾人的自立创业路前盛大高管云知声创始人的创业故事奇葩!一个淘米创业者如何走出淘米式困境一个意大利“织男”的中国创业实验潘今一创业开公司 为何开一个成功一个一个台商的上海创业故事潘今一创业开公司 每一个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