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冬,在华府的四个月,见了世面,耐得了孤独,经得起打击,当然也更加成熟,忍受前路成长带来的阵痛,消化小成功催生的傲气。这是黄斐对于过去四个月的总结,也是新的开始。
作为清华大学2014年特等奖学金候选人,本身就是一个“学霸”: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的三年中,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对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除此之外,她还是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的得主和模拟APEC北京地区第一名和亚太地区十二强之一。除了学业,黄斐也在实践和一系列学术研修、专业实习过程中不断打磨自己:贴近乡土,也尝试解读世界。她曾在河南农村进行了长期的乡村调研。“向世界发出中国之声”成为她的座右铭。
2012年暑假,一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一学生组成的实践支队踏上了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民办教育现状的调研之旅。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支队成员们搭乘开往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的火车,等待着他们的是并不轻松的实践过程。食宿交通上的不便,曾给队员们造成了诸多困难,但这些都没能阻止黄斐和这支富有冲劲的支队前进的脚步。这个调研项目后来持续一年有余,并最终摘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立足基层,坚持如一。这是黄斐走向外交路上的重要一课:只有乡土的才是世界的。
2014年9月13日,黄斐独自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飞到了华盛顿。“《纸牌屋》片头的音乐在心中盘旋升起,那画面在脑海一帧帧闪过,‘WelcometoWashington’,我真的来到了华盛顿”。
这一次的实习是由华盛顿中心(TWC)提供的机会。TWC每学期在中国大陆招募5名学生。全球共招募20名学生,竞争相当激烈。办公室的实习生来自全球各地,美国本土的,拉丁美洲洪都拉斯、墨西哥、秘鲁等的,以及欧洲法国、丹麦的,还有黄斐,这个来自中国的女生。每天规律的朝九晚五的工作中,黄斐的主要任务是写文章、实时核查刊物订阅者的信息,与他们保持联络,签发收据等。第一次在全英语环境中工作,确是挑战。第一次接电话也是有点紧张的,由于对于当地的机构名称、人名不熟悉,有时竟然需要他们拼一遍。“第一次不再有语言优势罩着我,我便更需要自己的真功夫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该岗位。”其实写每篇文章的过程对于她来说都如同凤凰涅槃,选题、找材料、撰文、修改,没有一个过程不花费心思。在这期间,黄斐看到的是一个在被国际视线越来越密切关注的中国,从美国学生惊讶于他们这群中国学生毫不逊色的课程展示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如今,黄斐刚刚结束在华盛顿的实习,回到北京。
有意思的是,黄斐在华盛顿最后逗留地的景象,和她来时一样:整齐精致的方块体楼房,整洁的街道。只不过秋木逢冬,初雪将化,她的“外交梦”也比来的时候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