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楼市风雨,赚了600万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1-08-31

  卢斌,美资贸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对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言,直觉是必须的。这是卢斌的理财故事给人的启发。

  见到卢之前,易居会提供的资料上,只简单注明:“34岁,外企高管,6次购房经验,易居会钻石级会员。”也许是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我总觉得一个资深的楼市投资客,其形象似乎应非常接近精算师———近视、苍白、细致。然而见到他时,还是让人有些小小的意外:不近视,不苍白,很爽朗。

  与大多数上海楼市的老投资客经历相仿,卢的楼市投资史,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无心插柳”之举。1997年,他用3万元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吴中路、虹梅路一房一厅的婚房。4年后,他以13万元的价格卖出,实现了资产400%的增值。

  如果第一次成功投资房产实现资产增值的经验,还出于一种下意识的行为的话,1998年上海出台的购房退税政策,则真正将他推向了房产投资的专业领域。

  许多上海楼市的投资高手至今还对1998年时上海房地产市道低迷的情景记忆犹新。当年,购房退税政策出台,规定凡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间,在上海购买或差价换购商品住房并在上海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外籍个人,且是商品房产权证的法定拥有人,可享受购房后起算的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一出,大批中高白领投身购房大军。卢斌的买房故事也从这时候开始。

  1999年,以当时的收入,在美资贸易公司工作的卢斌和在美资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太太,根据退税政策5年可扣税总额共有200万元。购房的时间每拖延一个月,损失就是近6000元。因此,他迫切地驾着车在上海的新盘现场寻找机会。

  此时,闵行的樱园开盘。比樱园略早一些面世的,上海另一个著名的联体别墅社区是宝山的锦秋加州花园。在两个同类社区之间,他选择了樱园。他的理由很简单:上海的发展一向有倾向西南之传统,北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加之当时,地铁已经开通莘庄,莘闵轻轨也已动工,高速公路在建,而樱园车位随房赠送。权衡之下,卢作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选择,以2850元/平方米的单价购买了总价52万元的联体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