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_武术教头吴斌,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名人故事栏目。
小老头叫吴彬,身高1。63米,是北京武术队首任总教练,同行和学生们叫他吴教练、吴头或者是吴老爷子,而他喜欢自称“小老头”。他总是说“你看看,我这个小老头”。小老头笑多,话少,笑起来眼睛就弯成了一条缝,再加上脸色黑中发红,活像两座小拱桥立在黑土地上。
退休之后,小老头的笑才多起来。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给人的印象多是严肃而沉默,当他的皮鞋声在北京什刹海体校的木地板上响起的时候,原本聚成一团嬉闹的队员们立刻作鸟兽散,开始装模作样地训练起来,这些六七岁时就被选入体校训练的队员,或许分辨不出别人的脚步声,却一定能听出小老头的脚步声。
那时候的小老头还不是小老头,他总是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前面坐着小队员唐来伟,后边坐着小队员李连杰。一天的训练结束后,迎着夕阳,穿过老北京深深浅浅的胡同,小老头会把这两个年龄最小的队员送回家。不过,这段温情并不能抵消每天一二百次翻腰、四五百次踢腿,以及八百次连续快速起蹲所带来的痛苦。
“那个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他死掉,我们小时候都恨他,”李连杰在一次采访中说。可如今,李连杰依旧保持着一年至少来探望他一次的频率,偶尔遇见小老头的`父亲,李连杰会行中国最传统的礼节,双膝跪地,磕头之后恭恭敬敬地递上红包。
“赖”在李连杰家三天
1958年的秋天,北京市的枫叶红彤彤地连成一片。彼时,天安门车站里,一辆从上海驶来的列车刚刚进站,来来往往的乘客中,有一个年轻人好奇地打量着这里的一切,这个人就是吴彬。
吴彬的青少年时期大部分在上海中学度过,他喜欢在学校里打打球、跳跳操,有时候也跟舅舅练练拳。从上海中学到吴彬家需要穿过一条狭长的巷道,巷道里的破书摊常常摆着几本发黄的武侠小说,这就导致吴彬回家总比别人晚了几个小时。随着高考临近,他在书摊上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一天,当他再一次路过这条巷道的时候,发现了北京中央体育学院的招生简章。时至今日,吴彬都常常感慨,那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时刻,只不过在当时看来,那似乎只是普通的一天。
1959年,周恩来和胡志明参观北京体育学院,吴彬单独表演了猴棍,和同学门惠丰表演了单刀进枪和空手夺刀。表演结束后,周总理握着吴彬的手说“武术是中华的传统体育,谢谢你们,你们表现得很好”,胡志明亲手送给他两块越南水果糖。吴彬舍不得吃,一直保存到放假,带回上海。
从体育学院毕业后,吴彬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业余武术队,成为一名武术教练。一切要从挑选队员开始,吴彬奔波于北京市各所小学,一遍又一遍地测试学生,30米跑、立定跳远、跳高、劈叉、下腰、体能、协调性、模仿能力、悟性,最终选出以李连杰、李霞为代表的二十余名队员。根据李连杰的姐姐李连萍回忆,当初其母并不赞同李连杰练习武术,吴彬为此连续三天“赖”在她家不走。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武术队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篮球队训练的时候,吴彬就召集队员在过道里压腿,做准备活动,篮球队训练一结束,武术队马上抢占场地。隔三差五,他就带领学生去公园的白塔跑楼梯,训练体能。这些十几岁的小队员,连续踢腿有时可达千次,马步站桩可以达到50分钟。
“苦”是吴彬训练队员的首要方式,其次是“巧”,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前提下进行科学训练,是指手、眼、身、步四者的统一,武术的身法、韵律蕴藏在形神之中,神无形则不存,形无神则呆滞,最后要达到“精”,即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虽说小队员们训练的刻苦程度异于常人,不过在这种上帝也会犯错误的年龄里,吴彬这位教练员还有一项特殊的工作——晾被子。清晨出操之后,发现哪位小队员没有叠被子,便准是溺床了,他利用孩子们清晨出操的时间,把湿漉漉的被子抱到外边去晒,要是遇上雨天,就拿到火炉边去烤。身为教练的吴彬,一直都担当着家长的角色,即使是面对如今已然成名的吴京,他依旧担心,“这个孩子的性格太外向了,爱说爱闹,不了解他的人会不会觉得这样不好。”
提议“武术入奥”十四年
在周围人的认知里,吴彬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武术家,但却是一个极好的武术教练。执教生涯近六十年,北京什刹海体校走出的武术运动员和武打明星数以万计,小老头有一本上了年纪的厚厚相册,他把它摆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上,照片被工整地用胶水粘在照片纸上,内容全是学生们的日常活动。可是小老头时常出差,不能把这些照片带在身上,他就自己琢磨着,用手机把照片翻拍了一遍。小老头举着手机给周围人看,“这个孩子现在在澳大利亚,这个孩子是日本武术队的领队,哎呦这个孩子我生日没来,他老婆得病了——”说着说着,手机弹出一条广告,小老头突然笑起来“这个不是甄子丹嘛,我当初从美国领回来的孩子”。他口中这些孩子,如今都已经年过半百了。
70年代末,导演张鑫炎找到吴彬,想让李连杰担任《少林寺》的男一号,吴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少林寺》成功上映后,吴彬觉得李连杰继续留在武术队会影响前途,可李连杰是连续五年的全国武术冠军,放飞李连杰很有可能影响整个武术队的成绩。思来想去,吴彬仍然决定不再让李连杰继续参加比赛了,不过他无权对此事进行定夺。据了解,李连杰调至香港电影公司,是中央政府主管港澳台工作的廖承志与魏明拍板决定的。
90年代末的一天,张鑫炎又来到北京武术队,这次他想找一个小孩子拍武打片《功夫小子》。当时正值为八运会备战期间,知道张鑫炎要来,吴彬就把小队员们都藏了起来,可是张鑫炎点名要看吴京。虽然不情愿,但吴彬还是领着吴京去请张鑫炎吃饺子。然而剧本迟迟难产,第二年的时候吴京已经变成了1。7米的小伙子,演不成小孩子戏了。张鑫炎不死心,回去将剧本改为《功夫小子闯情关》,这部电影也就成为了吴京的银屏首秀。
武打电影带动的中国武术发展出人意外,仅仅是少林寺一家就有十几万人在练拳,再加上这几年中国对外形象的塑造,中国武馆已经遍布世界各地。退休之后,吴彬的主要工作也变成了宣扬中国武术文化。从2002年开始,吴彬以北京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希望申请“武术入奥”,这一提议就是14年。
回顾自己的执教生涯,他始终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传统武术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你不能总是靠咱们家里传下来的东西,传统武术也是有糟粕的,必须按着体育比赛的规则走,继承下来之后必须创新。”
中华传统武术糟粕之一,是有门户之见。吴彬对此深恶痛绝,“社会上总是自己家练自己家的,武术是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他走访各家武术流派,八卦掌、太极拳、翻子拳、查拳、形意拳,把各家名师请进体校,教孩子们练功。
在学生们练习武术之前,吴彬会教他们最重要的一堂课,武德——武者,止戈也。学武之人拿起兵器之前应该先学会放下兵器。对于年龄小的队员,吴彬喜欢给他们讲杨家将、霍家军的故事。武德教育的培养,促进了整个北京武术队良好风气的养成,在什刹海体校,只有北京武术队享有“卫生免检”的特权。
如今,小老头坦言不再收任何学生了,“没有时间,也不能全心全力地去教学生。”他成了传统武术和影视艺术相结合的积极推动者。2013年,他担任电影《一代宗师》的武术指导,此后的几年,凡是有关武术的电影上线,试映都会邀请小老头去做点评。
80岁寿宴当天,吴彬送给每个钦点的徒弟一把特质的剑,上面刻有“精、气、神”3个字,精为形之基,气为万物之本原,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括。吴彬说,百年之后,即使他不在了,武术文化也要世代相传。
【名人故事《武术教头吴斌》】相关文章:
3.武术大师的故事
4.是舞蹈还是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