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短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关于感恩的短小故事,欢迎阅读~
人们只知道她是美国洛杉矶一位很富有的华籍商人,每年她都向中国内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赠高达50多万美元助学资金,她的捐赠与别人不同,她从来不举行什么捐赠发布会也不通过慈善机构,而是委托大陆的一位好朋友通过电话和信笺等形式直接与当地学校联系,取得受助人的名单后直接把款项寄过去,并叮嘱她不要张扬也不要什么回报。
为此,几位学校的负责人给一些受助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发去信函,希望他们能定期给资助者写封信,在汇报自己学习情况的同时也表达下自己的感恩之情。但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整个资助过程中,多数人没有给资助者写信,而且即便是写了信的一些受助者,内容也多数不是强调自己家庭特别困难希望多资助点,就是希望能在学习以外的生活上也能给予帮助,往往洋洋洒洒十几个页码,甚至没有一句“谢谢”之类的感恩话语……
但她却并没有停止捐款,整整几年时间过去了,她一如既往资助山区的孩子们。后来她的事迹还是被媒体记者捕捉到了。消息来源于一名受助者,因为连续两月没有按时收到捐款,这名受助者父母把电话打到了报社,说他们的孩子往年每月都会按时收到300元的助学款,但现在却突然断炊,他们为此很着急,甚至抱怨说:“怎么说不寄就不给寄了?”就在他们说完这话的半月后,一封加急快件把应该资助他们的款项送到了他们手中。
后来,经过记者的调查了解到,其实他们的捐款早就预备好了,只是因为她的委托人所在的城市当时正赶上百年不遇的洪水,邮路中断所导致的结果。记者也因此找到了她在中国大陆的委托人希望能联系到这位资助者。但她的委托人却淡然一笑说:“免了吧,她嘱咐过我,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也不能透露自己的姓名!”
通常企业和名流捐款之类的,如果受助者像这样不懂得感恩的话可能早就被取消了捐赠资格,而她却……面对记者的疑惑,委托人笑笑说:“我曾经问过她受助学生需要什么条件不?她对我只说了一句话‘只要他们快乐地欣然接受就行!’”施舍并不一定要回报,也不是要获得某种施舍后的快感;资助者更多的是要保持一种宽容和对受助者的尊重,理解并同情受助者的不太阳光的心态,虽然他们在短期内怀着理所应当全无感恩的心态在接受着捐助,但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或者给他们的心态以改变的时间,让他们慢慢懂得感恩,懂得爱……
这个世界,有很多关于感恩、报恩的故事是跟乞丐有关的。
先说一个很久以前就有的小故事:一个小职员坚持了一年里天天给公司门口乞讨的`乞丐一美元,乞丐每天都能用无数个好心人的一美元换取食物让自己不至于忍饥挨饿,他享受着这一切,越来越觉得理所应当,也越来越心安理得,但是那个小职员后来娶妻结婚有了家庭,无力再做每天坚持给一美元这个事情了,乞丐就问那个职员,以前为什么你坚持每天都给,现在你却不能保证每天给我一美元了呢?这太过分了。职员如实的回答了他,谁知道乞丐立刻就翻脸并恼羞成怒了,说道:“你怎么能拿我的钱来养你的老婆呢,你的做法太无耻了,我完全无法接受,你真是个自私自利的人。”
我们都能看明白,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这一面。往往感激是短暂的,记仇是长久的;一直的给予会将一些人的感激质变为理所当然,递减或停止的话会将理所当然质变为记仇、憎恨、甚至报复。你帮人100分,当有一天你只肯帮80分了,他便会清空你所有的恩,宁愿选择只帮他70分的人做朋友。古话常说的一粒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总有那么些人,会把你对他的好当作理所当然。但这个世界没有人前世欠了谁,今生一定要无怨无悔的偿还。
如果一个人当你因为某些缘故递减了对他的好,但仍然能到80分时,超越大多数人时,这个人仍然能记得你的好,你的恩。那这个人应该是有极高认知能力的人了。
是的,不懂感恩的人是很可怕的。
而心里有具体数字的受恩者,心态更是失衡的:曾有朋友看到同事遇到困难,就参加了朋友们的捐款,受捐人知道这位捐款同事是有钱人,心里非常愤然:“这么有钱,和其他人捐款一样AA制,太小气了。”帮助别人,还要满足受捐者的心理期待,实在可笑。
远离不懂感恩的人。不懂感恩的人,别说不配得到帮助,甚至都不适合做朋友。记得以前有过5个贫困的大学生在得到某企业家每年的资助后,居然从未打过一个电话向企业家汇报下学习情况,甚至在得到帮助时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说的报道。还有些人在网上对企业家声讨,说既然是无偿的帮助别人就不应该要求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为这些人感到心寒。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身边到底有多少懂得感恩的人?
摸着良心说能真正做到感恩的,真的太少太少。在我看来,一个人40岁之后经历过世间沧桑、太多挫折和失去很多后的惋惜、后悔的人说感恩,我信;
而40岁之前的人不是没有,而是极少,毕竟我也见过10几岁就懂感恩的年轻人。
至于很多初出茅庐或者未出茅庐的小屁孩们动不动把感恩和珍惜挂嘴边,你听听就好了。
感恩不是让你嘴里说谢谢,而是心里真心觉得对方帮你、或者对你的好,可贵又来之不易。
感恩之心跟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有关,但又其实关系不大。更多是这个学会懂得感恩的人,经历过的世事沧桑后,珍惜与念情的品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能对比的前提是你必须经历过很多事,见过很多人后,才可能产生的认知。家庭、学校是教不来的这些的,都是表象。
所以,学会感恩吧。愿我身边更多一些懂得感恩的人。
【关于感恩的短小故事】相关文章:
1.感恩的简短小故事
4.中国短小寓言故事
6.关于感恩故事
7.关于感恩老师故事
8.关于感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