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故事新编

时间:2021-08-31

  鲁迅有一本小说集叫《故事新编》,作品多数是在“博考文献”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暴露和讽刺现实。

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故事新编

  我们所说的“故事新编”也是这样,在准确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名着、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这些带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可以放在过去的时代,也可把他放到现实生活中来,或借古说今、折射现实,也可以透过他们的眼睛去看现实,写他们在新环境里所经历的故事,以此歌颂社会进步或暴露问题,批判丑恶现象。这种作文形式,好就好在它翻了花样,出了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如《红楼选美记》、《谁是打虎英雄》、《既生“亮”,何生“关”“张”?》、等。

  那么如何写“故事新编”呢?

  一是联系原着,熟悉“故事”。故事新编的人物是从古典名着或其它作品中借用来的,人物的言行、性格应与原着相一致。凡新编故事必须了解原故事的必要背景、意蕴及其他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新编出来的故事才能与“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才能与“故事”的基本情节连续得上。写阿Q让人一看就是阿Q,写孔乙己一看就是孔乙己,而不能创造成一个与原来的形象完全无关的形象。如果编孙悟空贪小便宜,好吃喜睡,时常耍一点弄巧成拙的小聪明,那就离谱了。

  二是联系现实,暗扣主旨。故事新编是借古人说今人,表面上写的是古事,实际是上是折射现实社会,立意多在讽今喻今。如2002年北京卷作文题为“规则”,有考生写了《弥勒规则》一文,设计玉皇大帝在天庭成立运输公司并任命经理。先任命刚正不阿的李靖,李靖上任后以严格的规则管理,公司产值略有增加,但却有无数的匿名信飞到玉皇手中,迫于压力,玉皇撤换李靖,而让人缘好的'弥勒担任。弥勒推翻了李靖的制度,把规则改为“宽容”,搞好干群关系,一月后,产值大增,上万封感谢信送到玉皇手中。可半年后公司大幅亏损。玉皇微服私访公司,发现员工多半不务正业,而弥勒一心搞好关系,乱评奖。最后玉皇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终任李靖严格管理,公司也最终蒸蒸曰上。

  三是幽默风趣,犀利明快,语言既要体现人物原先所处的时代的语言氛围,又要适合所编的“新”的生活环境。幽默风趣,犀利明快,具有杂文特点。

  故事演绎,可以有多种途径。有情节变形,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或增加情节,或保留一部分情节后再按需要设计其他的情节。有时间变形,就是改变原有故事发生的时间,或提前或推后,设想故事在不同的时间阶段的不同结果。有空间变形,就是把已有故事中的人物放在其他地点、位置,设想在另一个领域里会发生什么新的结果等等。不管采用那种途径,要避免张冠李戴,更不能胡编乱造。

  中学生如何写好故事新编呢?

  所谓“故事新编”,即在话题作文中,根据古典名着、民间故事或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社会生活。在百花齐放的高考作文中,“故事新编”这一类作文争奇斗艳,最惹人注目。比如,1999年出现了《记忆国唐僧行凶,仙南海观音解难》、《爱因斯坦复活之后》、《堂·诃吉德新传》等。2000年出现了《红楼选美记》、《谁是打虎英雄》、《宝玉的困惑》、《三国英雄开会》、《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一类优秀作文。天津一考生写的《阿Q正传》竟得满分。无独有偶,2001年又有一篇《阿Q正传》,还是得满分。可谓一个阿Q,见仁见智。2001年,江苏《金陵晚报》一次刊出6篇高考佳作,就有3篇“故事新编”类,《扬子晚报》刊登的也有一半是这类作文,如《赤兔之死》、《朱贵开店》、《刘备访友》等。2002年同样出现了这类佳作,如江苏的《东坡的选择》、《谏屈原书》、《昭君的选择》等。2003年出现的“故事新编”有《与诸葛亮书》、《既生“亮”,何生“关张”?》、《普朗克的忏悔书》、《吊屈原赋》、《搬家》、《武侯自责表》等。

  在这些优秀作文中,有不少是借用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来进行创新思维的,它们深入挖掘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中合情合理的意义,推陈出新。

  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就借用到课文《鸿门宴》的一些内容,但项羽不再是一个“有勇无谋”“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莽汉”,不再是被范曾骂为“竖子不足与之谋!”的“蠢才”。作者撇开名家的争论,抛弃名家的点评,独以“诚信”论英雄,独抒己见,塑造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悲剧英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项羽的“果敢”、“豪迈”、“无畏”、“直言不讳”,“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于是你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的涅”;但是“你不朽,你最终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作者于旧文中创新解——诚信,既尊重原作,又独辟蹊径,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又如2001年江苏考生的《阿Q新传》,作者将高考作文命题《诚信》和课文《阿Q正传》联系在一起,构思新颖。作者虚构了一个阿Q办工厂的故事。阿Q“专门生产洗发水”,因为“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制造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违反了诚信原则”,最后工厂“被封了”,“大盖帽”“还罚了阿Q20万”,“阿Q破产了”。故事将原作背景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亦古亦今,亦真亦假。阿Q的情态口吻酷似原着,却说的是当今时髦话,“洗发水”、“飘柔”、“公安”等,语言诙谐幽默令人捧腹。

  借用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写“故事新编”这类作文,要注意两点。

  一是一定要熟悉课文,熟悉“故事”,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前提。

  只有这样,新编出来的故事才能与“故事”中人物的言行、性格以及语言风格相吻合,才能与“故事”的基本情节续连得上。对课文所述故事、所写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仔细越好,编起新故事来越得心应手,新编的故事越合情合理。二是一定要“新编”,这是写好“故事新编”的关键。新编,即写出新意,或者编写出新的情节,或者表达出新的旨意。可以说,“新编”是写好“故事新编”作文的灵魂。

  二、移花接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写作材料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但是考试时将教材内容进行移花接木,拿来“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例如2000年高考佳作《答案》,作者巧妙地将教材中的材料用于作文,鲁迅的《故乡》、曹禺的《雷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甫的《春夜喜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名篇名句,巧裁妙用,显示出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请看同年江苏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中一段文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如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岗的青石板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作者没有作海阔天空的神游,而是把视线牢牢地盯住语文教材,文中的许多名句、场面、情节,都是来自语文课本《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阳楼记》、《琵琶行》等,作者只是把它们作了巧妙的糅合、概括,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又如2002年山东省满分作文《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一系列人物的“心灵的选择”,其中就有来自于教材里的:如“在居庙堂之高的沾沾自喜与处江湖之远的苦寂失意之外,范文正另有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均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有“面对生活,舒婷选择做橡树旁一株木棉的爱情”(出自舒婷的《致橡树》),等等。

  可见,我们从一向所忽视的语文教材中,也可以得到启发,获得写作的灵感,获得有用的材料,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高中生已经学过不少课文,在高考中将课文素材移花接木,是显示才华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这样做了,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认为这位考生知识面宽,视野广,积累多。

  三、套用形式

  形式是文章的骨架,搭好文章的骨架等于完成了文章的一半,而不少学生搭不好文章的骨架。其实,聪明的学生不妨套用有关课文的形式啊。学生一旦领悟了课文的精妙构思,掌握了带有规律性的一类文章的形式,就能够打开思维的广阔空间,写出主旨集中、形式独特的好文章。

  如范文中的《孔雀东南飞》就是套用形式,同学们可以读一读,从中得到借鉴。

  现在的高考话题作文题,都是“文体自选”,这就为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形式上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就笔者所见,写成诗歌的也多起来了。但是,像这位考生那样,居然模仿《孔雀东南飞》,写成乐府诗的却是绝无仅有,也真是大胆得可以。他把一位立志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青年作为叙事诗的中心人物,在与家人、亲戚的矛盾冲突中展示其“心灵的选择”,倒也写得像那么回事。笔者想,这位考生作文之所以能够得到满分,绝对与作文的形式有关。而这形式,不就是套用的课文《孔雀东南飞》吗?另外,像2003年出现的优秀作文《吊屈原赋》等也是套用相关课文的形式。所以,认真阅读课文,揣摩课文的精妙形式,掌握它们的特点,在考场上恰当地套用,是“出彩”的方法之一。

【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故事新编】相关文章:

1.中学生写好故事新编的方法

2.历史故事新编

3.如何写好排比句

4.如何写好作文段落

5.古诗故事新编

6.鲁迅《故事新编》简介

7.反西凉故事新编

8.如何写好作文 写好作文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