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黄金故事》第一节让我看的很勉强,觉得不像卫斯理其它故事那样吸引人。甚至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我也做了一些故事可能发展的假设,后来证明都不对。
看到后来,自然是越来越吸引人。不过已大致明白作者要表现什么了。
作者说《黄金故事》采用了一种新方法的写作,但其实在叙事的手法上自然还是卫斯理式的。
这种新的方法也确实有与其它卫斯理显然不同之处,最明显的就是不时插那么一些普通的科学知识进来,说普通,我是指拥有高中理化生知识的人都明白。当然这些科学知识不是乱插,总是在讲到相关时插入,不过部分还是觉得有些多余。
例如说杀一个人,先说是刺到哪些肋骨之间,再接着说那正是心脏的所在,于是就顺便告诉了你一个人体结构的知识。
写的比较好的,要数刺杀哥老会龙头那一段。作者于动作描写中穿插了一些物理规律,如开普勒定律公式,牛顿第三定律,以至后来讨论子弹的速度和声音在什么温度下的速度,感觉很是那么回事。
如果没有“卫斯理系列小说是科幻小说”这种新入为主的干扰,在开始到后来的大篇幅内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什么科幻小说,甚至幻想类小说也说不上,不过那种推理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卫斯理系列中许多小说是穿了一套科幻的衣服,那么《黄金故事》顶多也就是戴了一顶科幻的帽子。甚至可以这样讲:如果卫斯理向读者摆掉那种似真还假的感觉,这个故事可以完全不与幻想小说沾边。
但此篇卫斯理却还真不能摆脱,故事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它所要表现的东西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实际的存在是固有的,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不受人类社会时空的限制。或许正是基于此,文中的科幻色彩,故事情节正是通过两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人来表述。(这两个人是谁?在故事中将要说而未说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到,我想这是一直看卫斯理小说后自然形成的,看来我“中毒”也不浅了。)
文中,尤其是开头出现了许多很有道理的话,但无疑都是对人类劣性的概括。这些语句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好似古龙小说的写法。谁叫两位大家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呢?
如:
对于一个一生之中,只有杀人意念的人来说,要他悔改,是不可能的事。这可以是一个公式,可以用任何字眼来替代“杀人”,例如说:对于一个一生之中,只会争权的人来说,要他悔改,是不可能的事……
或许,只有在濒临死亡之前的一刹那,才会有一丝悔意,然而,一当有了一线生机,原来的意念,立时又会掩盖一切。
像这样的话,到底算不算真理,我不敢说,也无法去印证,但给人的感觉却总是很有道理的。最巧妙与智慧之处,居然是倪匡先生竟将他的哲理提炼为一种公式。对人性的分析真可谓透彻了。而这篇故事也正是透彻的鞭笞了人类的劣根性。
人类就是人类,强者为大的社会(相关著名小说如《射雕英雄传》之黄药师为人,显而易见的现实如当今之美国),如文中所写:
只不过,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脑袋碰赢过钢刀的例子,要碰赢钢刀,唯有更利的钢刀。一次一次下来,人类的文明,遂得以进步,从石块到铁器,从铁器到火器,乃至今日的火箭大炮核弹,花样翻新,科学进步,可是原则却一直存在,没有变过。
这其实是一种矛盾,人类的文明是在人类野蛮的行径中得来的。事务在矛盾中得到发展。
从卫斯理系列小说的时间上看,该篇是第一次正面提到文明的进步是因人类的劣行。以往的小说基本上都是鄙视人的`残忍可怕,羡慕外星文明的纯洁。
这篇小说叫《黄金故事》,自然是表现人在金钱诱惑下的丑态,扩展开来,就是人类在利益驱使下的丑态,这是一种本质。作者也不清:这到底算是正常的还是变态的。当然,故事不能枯燥,于是其间还包括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爱情是神圣的。我自然还不清楚这是一句真理,或者只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与追求。白素认为爱情可以超越物质什么的,而卫斯理则和我的想法有些一致:一切的基础首先是物质的。
再说一点关于该篇小说的,文中有两处地方,很明显是悬念:一是卫斯理打哈欠突然没听到的话;二是白老大欲说而突然被车声打回去的话。后者后来很快就有了结论,而前者直到该篇小说结束也没有再提,是不是为卫斯理以后的小说作伏笔,现在自是无可知道。
《黄金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金沙江。在《千字文》中就有提到“金生丽水”,这个丽水就是指的金沙江。本人于2013年5月到过丽江香格里拉那一带,远眺了玉龙雪山,也远看了金沙江,感受了长江第一湾。身临其境中彻底鄙弃了看到“金生丽水”后产生的淘金想法,看了《黄金故事》后,想想当初的想法,只觉更加荒诞不经。
【浅谈《黄金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