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了,大家都开始包粽子了,那么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是如何来的?
说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里有三四十户人家。
这天天刚蒙蒙亮,从村子里走出个二十多岁、手里提着个竹篮的姑娘。姑娘来到山下四处张望,看到悬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连几天,姑娘把这座大山找了个遍,也没找到她想要的东西。到了第六天,姑娘又在山上转了一天,看看天快黑了,她急得一下跌坐在山坡上,放声大哭起来。
正哭着,忽觉面前站立一人,抬头一看,是位五十多岁、面目慈祥的老妇人,看样子不是这里人。只听老妇人温和地问:“孩子,看你浑身都被刮伤,胳膊上还在淌血,你为什么不去包扎一下,孤身一人在这儿伤心呢?”姑娘擦擦泪水说:“大娘,俺是这山下庄里的,名叫爱姐,嫁到婆家不到三年,公公和丈夫都不幸染病丧命,家中只剩下俺和婆母苦熬岁月。谁知半月前,婆母也得了和公公丈夫一样的病,浑身筋骨疼痛难忍,头晕腹胀,茶饭不思……俺就婆母一个亲人了,俺想就算搭上自己的命也要救婆母。俺卖光了家中的鸡、鸭给婆母请医抓药,谁知婆母苦水不知喝了多少,病非但没治好,反而越来越重了。俺请一个游方的老郎中给婆母看病,他对俺说,婆母最多还能撑七八天。俺跪求他一定要救婆母,他说除非到山上找到仙草,才能治好婆母的`病。俺问他仙草长什么样,他说他也不知道,也只是听老辈人讲,仙草有种特别的药香,与别的药草不同,一闻就知道了。俺已到这山上找五六天了,也没找到什么仙草。”说完又大哭起来。
老妇人听后,点了点头,用手拍拍爱姐的头说:“好闺女,孝心能感天和地,你明天早来,说不定这里就长出‘仙草’来了。”爱姐半信半疑,谢过老妇人回家了。
第二天,是五月初五,天还没亮,爱姐就来到了山上,睁大眼左瞅右看,忽听身后有人“嗯”了一声,一转身,昨天那位老妇人就站在眼前。爱姐急忙拉着她问:“大娘,今天仙草能出来吗?”“爱姐,你看那是什么!”爱姐顺着老妇人手指的方向一看,山坡上不知何时已长出了一片墨绿的草棵子。此物像菊而无花,高的过人,矮的过尺,粗的有手指粗,细的比谷秆细,密密挨在一起,风一吹过,散发阵阵扑鼻清香。爱姐几步跑到跟前,两手搂着仙草又亲又哭,一抬手擦干泪,拿过砍刀就要砍割仙草。“慢!”老妇人伸手拦住爱姐说,“你只知采仙草,知道怎么用吗?”爱姐摇摇头。“你将此草采回家后,摘下叶子煮水,先盛一半出来给你婆婆擦洗身子,剩下那一半水你可将五谷杂粮放里面煮饭给你婆婆吃,如她嫌苦,你可采来芦苇叶包上放水里煮给她吃。此草经常用来煮水、洗身、烫脚,有病治病,无病也能延年益寿。须记住此草每年只在五月初五这天出现一次,只能采叶杆,不能连根拔,根留着待明年再发。采时须在太阳没出来前采,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此草不是凡间人都能见着的,如采的多了,你可把它晒干留用,药效也是一样的。还有,这里有仙草的事你不能告诉任何人,以防把它挖断了根。这仙草还没名,我看就用你的名,叫艾草吧。天快亮了,你快去采艾草吧,记住人不能贪心,要永保孝心和爱心,我走了。”爱姐一愣神,忽见眼前霞光万道,老妇人已变成观音菩萨驾祥云而去。爱姐慌得跪地连连磕头,拜谢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小时候,每当家里人将屋外晒的干粽叶收进来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我会数着日子等家里人用这粽叶包出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亲会上街买最新鲜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红蜜枣等。有时候,家里还会包一些肉馅的粽子,但次数极少,好像打我记事以来就只吃过两次。
端午到了,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儿由她们全权负责。
如果,她们包的是红豆馅的粽子,她们会先将糯米、红豆清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和红豆混合在一起,用粽叶包裹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馅的粽子,她们就会先将五花肉切碎然后与糯米混合。在妈妈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叶和糯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亲会在不同馅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然后放入大锅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妈妈和奶奶每次都会做很多粽子。有时,家里那口锅需要三锅才够。因为每次煮粽子都会费很多时间,所以我和姐姐会用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芦画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亲和奶奶做的那样美观。
粽子煮好了,我们几个小孩子一窝蜂的拥上去抢肉馅的粽子。很快,一锅粽子被我们大大小小的十来个人“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又煮了第二锅,这一锅是留着吃饭时吃的,而最后一锅则是留着后几天我们当零食吃的。
【端午节粽子的故事 小学】相关文章:
4.端午节粽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