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成长故事大全

时间:2021-08-31

  关于名人如何取得成功,这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名人的成长的故事,来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吧!

名人的成长故事大全

  名人的成长故事:路温舒成长的故事

  薄草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书?不仅今人没有见过,就是在很早的古代也是没有的,这是西汉时一位法学家的“发明创造”。

  这位绪学家名叫路温舒,年幼时是个放羊娃。有一天,他放羊回家,赶着羊群,还背了一大捆蒲草。邻居们见了有些不解,便问:“割这许多蒲草干啥?”路温舒答道:“编书”。

  原来,路温舒因家庭供不起他上学,只好当了牧童,但是他对读书识字很感兴趣,白天放牧,晚上就想尽办法求人教几个字。渐渐地识字多了,读书的劲头也越来越人。他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那该多好啊!可是他自己没有书,也没有钱买。

  这一天,他在池塘边放羊,忽然看见塘里长着一丛蒲草,又宽又长,不禁眼前一亮:这蒲草多象从前抄书用的竹简呀,哈,有门儿啦!他就兴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背回来。

  回家后,就开始“编”他的书了:先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线绳联结起来,再向别人借来了书,抄写在上面。从此他也有自己的书了,放羊时就可以随身带上阅读。

  他的蒲草书读了一册又一册,学识长进很快。由于他读的书里不少是法律书,因此他在法学方面有一点造诣。后来,在监狱里谋了个小差事傲,乘此机会,潜心钻研法学着作,对当时的律令理解得很透彻。

  路温舒精研法令,又目睹监狱里的黑暗现实,所以对法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曾经上书汉宣帝,要求改革法律制度,主张“崇仁义,省刑罚”,“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提出一些正确的主张,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成为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律学家。

  名人的成长故事篇二:李贺的成长故事

  唐代京城长安郊外。

  一片乱坟岗子,风吹野草瑟瑟作响,几只乌鸦立在枯枝上“哇哇”地叫着。气氛显得有些阴森肃杀。

  “得得得”,随着一阵轻而碎的蹄声,只见一个面庞清瘦的青年,骑着一头小毛驴走向墓地,他肩上还挎着个破旧的锦囊。

  他停下来之后,一不烧香,二不上供,却背着他的锦囊在坟堆中间穿来走去。看样子他不是来上坟的,那么他究竟来干什么呢?

  说起来简直叫人难以置信,他是来作诗的,正在进行紧旅的构思哩:采用这样奇特的构思方式的青年,名字叫李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一位奇才,他的诗作驰骋奇想,随意挥洒,独创一格。难怪连他写作时的情景,也与众不同。

  李贺七岁就能即席赋诗,并得到当朝大文学家韩愈的赏识和栽培。他作诗时特别强调独创性,最忌落他人案臼。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常常一大早就背着锦囊,骑驴出门游历,在那些荒郊野外,乱坟场里转来转去,观察事物,捕捉灵感。一旦触景生情,想到了好的句子,马上就在小纸条上记下来,然后投人锦囊之中。

  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这些纸条取出,认真地进行选择整理,以这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句子作为基础,继续精心构思,写好一首诗就放进另一个锦囊中。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他天天都坚持这样做。

  时间一久,人们对李贺的行踪都觉得有些奇怪。李贺的母亲更是耽心,儿子经常很晚才到家,老是背着个鼓鼓胀胀的锦囊回来,究竟是在干什么呢?她也捉摸不透。

  有一天晚上,李贺刚回到家里,李母就命丫环去把李贺的锦囊夺将过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的全是写有诗句的纸条。李母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儿子早出晚归,是在搜索枯肠觅寻诗句啊!

  她望着儿子日益消瘦的面容,禁不住心疼地说:“你这孩子呀,真要把心血呕出来才算完啊!”她怕李贺把身体累垮了,就不许他再这样刻苦写诗了。李贺笑着劝慰母亲说:“母亲放心,我不会累病的。”

  深夜气,李贺的房间里仍亮着油灯,他掏出一堆堆的纸条,又在琢磨润色,构思新的诗作了。

  李贺以他二十七岁的短暂生命,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瑰丽珍品。今天,当我们吟咏他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等名句时,怎能不联想起他当初背着锦囊艰苦创作的情景呢?

  名人的成长故事篇三:王充书铺读书立志

  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着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快。

  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了一家又一家书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贫苦,因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劳苦人民实际生活的情况出发的。他在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后,对于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下决心给予严厉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住宅的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纸,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充满着批判精神、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