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与取经的故事

时间:2021-08-31

  历史上,远古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就是从榆中地面上穿境而过的。

榆中与取经的故事

  在这条熙熙攘攘的土路上,匆匆而过的除了奔赴边塞沙场的军旅兵卒,驮运丝绸瓷器的驼队,星夜传递公文的驿马,以及官员、商贾、车马以外,那些执著信佛的僧侣,当他们万里奔波前往天竺求取真经时,也在榆中地面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取经故事,是榆中历史上的重要史料。

  东晋时,有高僧法显和同伴慧景、道整、慧应、慧巍他们,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他们徒步行走一个月,就到达乾归国。乾归国即西秦,其国都就在榆中境内的夏官营。

  法显取经回国后,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写了一本书叫《法显传》又名《佛国记》,书中,他是这样记录他在榆中的行踪的:“……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佛徒弟在多雨的三个月静修不外出叫“夏坐”,可见法显和尚不仅路过榆中,而且在乾归国国都所在的苑川地区逗留静养了三个月之后,才启程继续西行的。

  岁月沧桑。在法显之后,又经过了长达四百二十多年以后,唐僧玄奘又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可怜的和尚比法显要寒碜得多,他身边就没有什么孙大圣、猪八戒,更没有白色骏马,从资料图像上看,他身背一个遮挡风雨的布篷,布篷前檐挂一盏夜间照明的灯笼,短裤、脚登麻鞋。他只身从长安出发,用步子丈量大地,一步一步,一站一站,徒步从榆中境内经过,到达西域的高昌国时,就和榆中人打上了交道。

  原来高昌国国王麦匊文泰是榆中籍的人。本来麦匊文泰的祖先带到高昌国的是中原文化,儒家经典和道教宗教,结果王位传到麦匊文泰手上,不知怎的,他却转而信佛,不仅笃诚而且达到佞佛的'程度。

  却说麦匊文泰一听有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行进途中经过这里,便派贵臣带着几十匹好马去请玄奘到高昌来。因路远,玄奘到夜半才到高昌城,结果虔诚的麦匊文泰和王妃都熬夜等着,一见唐僧到来,国王竭诚欢迎,拜问甚周。第二天,高昌王麦匊文泰王妃以下众人前来拜望,请唐僧移住到王宫旁的道场中,并一再劝唐僧别去“西天”到取经了,就在高昌国吧!唐僧没有答应。

  过了几天,唐僧向高昌王麦匊文泰辞行,麦匊文泰执意挽留,开的价码越优厚了,国王说他愿做唐僧的弟子,终生供奉法师,同时让全国百姓都做唐僧的弟子。唐僧坚决不允,并以绝食来表示西行的决心。麦匊文泰见实在挽留不住,只好请唐僧再住几天,为大家讲《仁王般若经》。讲经那天,国王麦匊文泰亲自执香炉迎接法师入帐,并在三百余听众面前,以国王之尊居然趴跪在地上当凳子,让唐僧踏着他的背,坐到法座上去。

  唐僧离开高昌国的那天,高昌城的僧侣、百姓、大臣、国王倾城出动相送。国王麦匊文泰抱住唐僧恸哭不已,亲自送了数十里才回。

  这段生动的历史故事,详细地记载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

  时光演进至清初,有榆中兴隆山道士刘一明,竟然花费大量的大力、物力、财力在山上兴师动众印刷唐僧取经的大部头小说《西游记》。

  道士的这一行动,其原委是当时《西游记》的作者署名为“丘处机”,民间也流传有“丘祖一梦作西游”的说法。而道士刘一明的祖师就是丘处机,他热忱地想把祖师的这一著作加以诠释、点评,广为宣扬,于是他在《西游记》的每一回前加写一段话,总书名改为《西游原旨》,其内容还是演义唐僧取经故事。

  道士刘一明动真格的了,他亲自跑到靖远县,选购木质细腻柔软适合雕刻的梨木,运来兴隆山,延请雕版工匠,着手雕刻演义唐僧取经故事的《西游原旨》印刷版。

  据当地人说,雕刻印刷用的木版,比活字版要费事得多,必须先将原稿的文字写在纸上,再反贴于木版,之后才按反面字迹用刀镌刻。听说当时在众多匠工中有一高手,他不用这么做,他只要一边看着书稿就能在木版上开刻,其质量还很好。这匠工精湛的手艺,在榆中老百姓中间传为佳话。

  历史啊历史。当年真正的唐玄奘是身背遮阳篷,只身徒步从榆中境内孤零零走过,而现在匠工刻刀下出现的文字,却绘声绘色地演义唐僧取经故事,刀下出现的文字说唐僧身边有了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一路上和妖怪打仗,热闹得很,红火得很,有趣得很。这些取经故事口传性很强,说书人一讲,人们爱听得很呢。可是这部取经故事长达几十万字,若用手工刻版,谈何容易。

  难得刘一明道士有毅力,刻版的匠工也有恒劲,为刻印这部取经故事,匠工一刀一刀地刻削,一笔一画,一字一行,一块版一块版摞起积攒,前后竟花十年功夫,这部取经故事书的雕刻版才得以竣工。难得。

  于是在清初的乾隆、嘉庆年间,榆中兴隆山上就开工印制取经故事书《西游原旨》。

  为此书费尽心血的道士刘一明,眼看新书印制出来,心情特好,他撰对联一副抒其心怀:

  欲人人为圣贤书刊十载从今了却终身愿要刻刻擒鸟兔火炼三铅自此重开满洞花当时这部书印了多少不得而知,但从至今留在兴隆山西山腰的“藏经洞”和“藏版洞”看,这两处青砖箍的窑洞式的库房,从洞里的空间大小看,当时那梨木印版的数量及体积很大很多,那藏经洞的容量空间也不小,可见当时《西游原旨》的印制数量也是很大的。这些书流传开来,散布天下,对唐僧取经故事的传播所起的作用不小,以致在一百多年以后的民国时期,此书还传到鲁迅先生的手里,先生在他著的《中国小说史略》里涉及到《西游记》时,还提到了“悟元道人刘一明”自著自印的这部书。

  也就在这个时候,《西游记》的作者就改署为吴承恩了。

  纵观历史,榆中县由于丝绸之路穿境而过,于是沿这条古道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就和榆中结了善缘,法显用文字记录了他在苑川“夏坐”之事;唐玄奘不仅在榆中留下了足印,而且和榆中籍的高昌王交了朋友;道士刘一明把取经故事刻版印书,广为宣扬。凡此种种,都是取经和尚与榆中结缘的佳话。

  如果有人愿意寻觅取经人留在榆中的雪泥鸿爪,那榆中县档案馆里还珍藏着几块刘一明印书的书版。这些木质细腻的梨木雕刻书版,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沧桑岁月,但至今完好平整,刀削的文字黑色墨迹犹存,古老雕版在向人们无言地诉说着远古的取经故事。

【榆中与取经的故事】相关文章:

1.小猴子南天取经的故事

2.西天取经回来后的故事

3.捡桑榆散文

4.取经哲理故事

5.梦中与李白的对话

6.梦中与李白相遇的作文

7.站在哈达古榆下散文

8.玄奘和尚取经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