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传奇故事:灶台画

时间:2021-08-31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藏在千家万户厨房内的灶台画,早已深深地融入江南百姓的点滴生活。他们将灶头视为慈母,将充满艺术气息的“花灶”视为吉祥物。2011年农历五月初,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的沈柏林一家在建有两眼“花灶”的厨房里做端午粽、端午菜。逢年过节,大笼的团子、糖糕,满锅粽子,让物质贫乏的童年拥有温馨的回忆。

民间美术传奇故事:灶台画

  摄影/沈洋

  2012年寒冬,浙北吴门故里——我的老家造了一方新灶。遵循古训,家人要择日行“望灶”之礼。灶台落成那天,雪白的灶屋里,灶檐、灶山、灶台被红红绿绿的图案、壁画所覆盖。站在香气氤氲的灶台前,对这种灶台画并不陌生的我没有太多惊讶。但是,面对这一情景,我的先生——祖籍浙南黄岩的张觉民顿时看呆了。

  江、浙、沪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灶台有花篮形、圆桶形、方桌形,又分单眼、双眼、三眼灶。无论哪种灶台,从灶檐、灶山、灶君堂、灶身、烟箱到灶身,都用水墨颜料涂满了各种图案、纹饰,并配有相关内容的文字。这种由民间泥水匠在灶壁上作的画,在民间俗称灶画、灶壁画、灶台画,亦叫灶花。它为一座座土灶赋予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并长期根植于当地民间。

  以酒润色,是灶画艺人的独特创造

  灶台画艺人摸索出了一种特殊的色彩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酒精挥发不仅能及时渗入石灰灶壁,而且能使颜色更加鲜艳。嘉兴市王江泾镇莫家甸村的灶画艺人施顺观从艺40余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灶画艺术的传承人。

  从一座灶台出发,追寻人间烟火的久远记忆

  在农村、牧区,炊烟袅袅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家的所在。凡有炊烟处,皆得食之灶。由“燧木取火”演化而来的烹饪技艺化,是先民们将“火”与“土”融合为“灶”的一个进化过程。西方有盗火神话,我国《淮南子·汜论训》中记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火神后来演化为居所里的灶神。几缕火焰,数块顽石,从旷野的藏族锅庄到三峡人家的火塘,从北方的热炕流淌到长江口的花灶——“灶”也由“掘地为坑”的营造衍变为民居之内的建筑。

  农家每新建一幢新房,必在厨房中砌一座用来做饭、烧菜的灶头,它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象征。民间自古就有“三千烟灶九千丁”的算法。在世界屋脊,藏族人在灶台墙面画上美丽灶神“塔吾拉叶毛”;在白山黑水间,关东人将智慧倾注于炕头画;在三秦与三晋大地,灶头的美在于镬子的规模与饱餐的温暖;在川北阿坝与滇南红河地区,火塘刚刚垒砌成方灶,它与安徽徽州地区的白墙黛瓦一样,方寸之地一清二白,缺少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