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古诗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什么是浅近的古诗
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学习古诗是这样说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那么什么是浅近的古诗呢?还是先看看教材吧。我把教材中的古诗分为以下三个类:首先,数量最多的是山水田园诗;其次是咏物诗;第三其它,可包括与传说有关的、送别的,如《嫦娥》、《静夜思》、《游子吟》等。
很显然,这些古诗的语言都是口语化的,并且把社会方面的内容降到了最低程度。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浅近”。比如《草》,就是选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而李绅的《悯农》选入课本后,再也不是一首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的诗了,或者对小学生而言,不让他们了解到这个层面。还有《嫦娥》,虽然不可能让小学生去理解作者或宫女孤寂的处境和心灵独白,但小学生还是能透过关于嫦娥的神话故事,形成自己稚嫩的理解来的。
二、对古诗朗读、背诵的理解
小学阅读教学虽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重点放在记诵积累,但这不是“浅近”的本义,我们仍然要区别小学的古诗记诵积累与幼儿园的`古诗记诵积累。学龄前儿童的识字量不到一百,因而学习古诗,主要是把古诗能背下来就行,充其量能把古诗,如田园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与诗对应起来,能说出《赠汪伦》是送别诗,能说出《悯农》是要我们爱惜粮食。但小学生的古诗记诵积累可是有为阅读作铺垫的用途,有提高其文学素养的任务的。也就是说理解古诗大意是与幼儿园古诗教学上记诵积累的最大区别了。
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一个对“理解古诗大意”的把握问题。如果只背诵不理解,就成了货真价实的死记硬背了,可如果对“理解”把握失度,就把“浅近”处理成不浅近的了。也就是怎样把握新课程标准中的“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一目标呢?通过实践,我觉得任永刚、盛文节的“倡导背诵,实现‘量’的积累,增进朦胧理解”的做法确实不错。可以说是“粗”中有“细”。
具体作法:1、把背诵与自查自悟结合起来,即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自行查阅资料,通过询问、调查、收集、阅读等手段,理解、感悟古诗文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等;2、把背诵与赏析结合起来,即收听诗文诵读及赏析讲座,观看配画、配乐诗朗诵录像,对中高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诗文评析课,主要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他们对内心体验的倾吐能力,增强朦胧理解;3、把背诵与运用结合起来(包括在生活中运用和在习作中用)。
我这样的介绍,很容易让大家感觉到:这根本就不是小学生的古诗学习而是实在是大学生的古诗学习呀。因此我在下面做个补充。
三、对古诗赏析的把握
在这儿,就以山水田园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自己对古诗的把握理解和体会。我所说的把握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自己的把握;二是学生的把握。我这样说,是因为总觉得山水田园诗即浅近又深奥。尤其是在教学中,这“深奥”的部分很难言表。也就是说,教师有了自己的把握,就能得心应手地对学生引导;有了学生的把握,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把山水田园诗分为三类:一是掺合着作者主观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山水田园诗;二是带有普遍意义哲理的山水田园诗;是三不失为一副优美山水画的山水田园诗。
在教学中,第一类第二类相对来说虽不浅近,但我们总知道它难在那里,也总能较方便地用语言来表达。更与我们读文学作品的心理期望相一致,即从文学作品中收获情感体验,收获一种价值观,收获一种哲理,如《悯农》《赠汪伦》。另外,学生也可以按所介绍的方式较方便地进行“朦胧理解”。
但我们也不能有反正学生还要进行后续地理解就把我们的理解或资料上的理解硬塞给学生。因此,我觉得课本中对《草》的处理值得我们借鉴。诗的前四句,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的写实内容很方便很实际,要达到“朦胧理解”草强大的生命力的哲理,似乎也不太难。在练习中补出诗的后四句,又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方便,更是发动了引擎。
可第三类就不好处理了。如《咏柳》《春晓》,确实是明白如话。可我们要在课堂上处理呀,怎么做呢?我觉得还是要从诗所写的内容入手,如用观看配画、配乐诗朗诵录像,让学生体会诗人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其次,要对诗的选材、构篇、遣词等方面做出分析。如《咏柳》,我觉得要偏重于选材的分析,如作者为什么要抓住春天的柳枝来写呢?因为柳枝发芽确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味道。如果处理得当,这与我们在第一学段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是可以整合的。又如《赠汪伦》,我觉得要偏重于诗的构篇分析,诗的一、二句叙事,三、四句抒情,可以说是古诗结构的一个通例。
总之,我们要把“深奥”化为通俗易懂,就是要找准处理的角度,找到处理的方式。至于在课堂上怎么具体做,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大家做得会比我更好。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倪文锦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3、任永刚、盛文节的《倡导背诵古诗文丰富儿童的语言》。
4、曹坚平的《山水诗及其鉴赏》
【关于对古诗教学的几点体会】相关文章:
3.关于对联趣谈
4.古诗教学实录
5.关于对联的解析
6.小池古诗教学反思
8.小学古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