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黄浦江口》赏析

时间:2021-08-31

  黄浦江口

  平和之乡哟!

  我的父母之邦!

  岸草那么青翠!

  流水这般嫩黄!

  我倚着船围远望,

  平坦的大地如像海洋,

  除了一些青翠的柳波,

  全没有山崖阻障。

  小舟在波上簸扬,

  人们如在梦中一样。

  平和之乡哟!

  我的父母之邦!

  作者简介: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有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省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之一。

  赏析:

  这里“青翠的”“岸草”、“嫩黄的”“流水”、“平坦的大地”、“波上簸扬”的“小舟”等意象饱含着归来赤子的爱国之情。意境,是由若干意象融合而成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从意象切入,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体悟出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意蕴深广的境界。结合《黄浦江口》中出现的意象,可这样进行联想体悟:1921年4月3日这一天,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从日本回来了。当轮船驶进黄浦江口时,诗人倚栏远望,看到那“青翠的”“岸草”、“嫩黄的”“流水”、“波上簸扬”的“小舟”、海洋一般平坦的大地,他遏制不住对祖国秀丽河山的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于是从心底深处唱出了“平和之乡哟!我的父母之邦”的热情赞歌,表达了海外归来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