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诗意的微笑作文

时间:2021-08-31

  在中学课本的诗词歌赋里,我看见范仲淹在诗意的微笑。

  提起范仲淹,你会想到什么呢?想到他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这个在科举中国脱颖而出的大男人,其人虽长眠不起,但其诗歌,仍流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不时激起朵朵洁白的浪花。以这首被选入八年级下册课后古诗词的《苏幕遮》为楔子,去剖析这个在儒家文化圈里茁壮成长的大诗人。词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范仲淹在边关所作,一个大前提是:终赵宋一世,是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各民族政权之间,彼此征战不休,给与战双方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宋初,与契丹族之辽国通过澶渊之盟,中原政权与北方强国握手言和。不久,西北元昊称帝,都于兴庆,北宋与西夏虽然议和,但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强盛的中原政权,多崛起于西北黄土高原。而今,西北地方出现了一个党项族的西夏王国,中原北宋,怎能不视之为心腹大患呢?苏长公便说过这样的豪迈言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廷,承五代之余力,秉十国之虎威,欲崛起于中原,但生不逢时,自始至终,宋廷,并未成长为强汉盛唐一般的统一大帝国。尽管,它曾人才辈出,然而,无济于事。

  范仲淹是南方人,写这首词时,正镇守边关,为国戍疆,风华正茂的年代,看宝贵的精力,被呼啸的风吹散在西北的旷野上,一年,又一年。戎马生涯,羁旅行役,将军本色是词人。而这样优秀的战士,我们一般称之为儒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配得上这个称号,但范仲淹有资格有实力有担当。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心胆寒”,暂且不去管这句话的真实性,至少,我们明白:在这杀人如草不闻声的西北边疆,范仲淹,这个铁马金戈的大男人,曾活过。

  中国,历来是一个诗词大国,而思乡的诗词,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客子他乡,半辈子闯荡江湖,而今,见过形胜的人想回家。

  《苏幕遮》这首词放开来看,上阙浓墨写景,下阕重彩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也是在抒情吗?

  在杀伐征战之声不绝于耳的前线,西夏军队正秣马厉兵,范仲淹们,只能而且必须枕戈待旦。跃马横枪,封狼居胥,方显男儿本色。范仲淹们,对家乡风土的思念,铭心刻骨,越过万水千山,让秋风告诉朝廷:我们是战士,我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想信念的忠实践行者。

  中国的边关,从来不缺乏范仲淹们;中原的朝廷,缺乏的是体谅人臣、体恤下情的统治者。范仲淹们,风餐露宿,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而庙堂上的那些大臣们,则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至于是否报君王,还有待商榷,临阵脱逃,举家卖国,太多太多。只苦了那些抗战在边关第一线的将士们,忠心耿耿,无人体谅,最终,老死边关,马革裹尸,在历史的黄沙中,隐没无踪,化为尘埃,自此,如鬼火般起伏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