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都可称得上是国家的“抢才大战”,可为什么流芳百世、被后人誉为“诗圣”的杜甫终身都没中举呢?想想他年青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我认为,杜甫始终没中举,有以下三个因素。
其一,杜甫“生不逢时”。众所周知,自大禹传其子后,中国开始了世袭制,那是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岁月,一直发展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皆是世袭,谁的门第高、谁接班、谁当官。隋文帝推行了科举考试取代世袭制,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唐朝便继承下来。科举用人凭的是知识水平,不分贫富,只要进士及第,国家皆包分配,保证其荣华富贵。而生于大唐的杜甫,其祖父杜审言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做到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也当上奉天令。试想,如果杜甫的祖父早出生几百年,杜甫不用考也能弄个大官做。
其二,杜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用今天的话讲,他是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史书上说,古代科举考试期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积极为考生优化环境。各省官员为了保证考生们按期赴试不误行程,普遍实行了“应试学生过境,不得为难和阻碍通过”等硬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应试士子的体恤与关怀。更能说明旧时科举“优惠政策”也很多,虽然国家规定非家境贫寒、万不得已的考生不得私带货物,但地方官员对考生私带货物一般都装聋作哑、默许其通过。这样虽然导致了古时科举出现“一边赶考一边私运”的乱象,但也足可说明古代科举考试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不见得比今天的高考少。再说杜甫还是膳部员外郎的孙子,多少会有一些人脉,被“不考”的可能性不大。由此推理,杜甫极有可能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任凭他平时学习成绩再好,由于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进了考场也只能是“茶壶里的饺子”。
以前,我也从一些书中看到,有人将杜甫屡考屡败归咎于遭受政治迫害和不善经营人脉关系。但从他那首“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们,暮随肥马尘。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诗中,可以发现杜甫毫不隐讳科场的艰难和无自尊的经历,诗中也明白无误地说,自己要去施舍,求了施舍还得去拜见官员。还有一事更能说明杜甫并非“木头”一根,他献过吹捧皇帝的“三大礼赋”,讨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也就一个有职无权的参谋。后来,他投靠实力派剑南节度使严武,被严武推荐做了名朝官即检校工部员外郎,以至后人误以为杜甫真做过工部尚书似的,把他的诗集编为《杜工部集》。这些史实足以说明杜甫屡次考试的成绩都很不理想,原因就是他“不经考”。
其三,杜甫的“包袱”重。杜甫祖父和父亲的“举人”是硬考的,有了这个平台,他们才一步步朝“高官”的位子迈进,并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杜甫的祖父完全是通过自身努力接触到权力核心并成为“核心权力圈”中一员的。这对颇具才华和远大抱负的杜甫也构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如此一来,杜甫较其他考生就多了一层压力。试想,无论什么考场,一个人背着压力上场能正常发挥吗?
现在看来,杜甫如果中举,也许就不会发生最后穷困潦倒、病死流徙途中的船上的悲剧。但也有可能就不会有跟“李诗仙”齐名的“杜诗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