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鹘》(作者: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

时间:2021-08-31

  【作品介绍】

《义鹘》(作者:杜甫)唐诗原文及注释

  《义鹘》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28首。

  【原文】

  义鹘

  作者:唐·杜甫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

  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

  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

  力强不可制,黄口无半存。

  其父从西归,翻身入长烟。

  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

  修鳞脱远枝,巨颡坼老拳。

  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

  折尾能一掉,饱肠皆已穿。

  生虽灭众雏,死亦垂千年。

  物情有报复,快意贵目前。

  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

  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

  近经潏水湄,此事樵夫传。

  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

  人生许与分,只在顾盼间。

  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

  【注释】

  1、这首诗是杜甫乾元元年(758)在长安时作。鹘:鹰类猛禽。

  2、阴崖:背阳的山崖。苍:全诗校:“一作二。”

  3、黑柏巅:黑森森的柏树顶上

  4、噬:全诗校:“一作之。”态:全诗校:“一作资。”

  5、黄口:雏鸟。无:全诗校:“一作宁。”

  6、归:全诗校:“一作来。”

  7、长烟:长空。烟,云雾。

  8、斯须:片刻。领健鹘:带来一只雄健的鹘。

  9、痛:全诗校;“一作冤。”痛愤:全诗校:“一作愤慈。”宣:宣诉。

  10、斗上:突然腾上高空。斗,通“陡”。捩:回旋。孤影:指义鹘。

  11、嗷哮:厉声长鸣。全诗校:“一作无声。”

  12、修鳞:指白蛇。

  13、巨颡:蛇的额头。圻:裂开。老拳:鹘的爪距。

  14、蹭蹬:困顿貌。

  15、短:全诗校:“一作茂。”蜿蜒:曲折爬行貌。

  16、一掉:垂死挣扎一下。掉,全诗校:“一作摆。”

  17、饱:全诗校:“一作饥。”皆:全诗校:“一作今。”皆已:全诗校:“一作已皆。”

  18、垂千年:指白蛇之死可垂鉴千年。

  19、物情:万物之常情。报复: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0、鸷鸟:猛禽。最:最为杰出。

  21、急难:急人之所难。炯然:光明貌,指心胸坦荡。炯,全诗校:“一作皎。”

  22、失所往:不知飞往何处。往,全诗校:“一作在。”

  23、用舍·:指义鹘的出击与飞逝。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24、潏水:在长安杜陵附近,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的潏河,流入渭水。湄:水边。

  25、夫:全诗校:“一作人。”

  26、飘萧:稀疏貌。

  27、欲:全诗校:“一作烈,一作若。”冲儒冠:白发把帽子顶起。

  28、许与分:指应人请求给人帮助。许与,全诗校:“一作计有。”

  29、只在:全诗校:“一作亦存。”顾盼间:一瞬间。

  30、用:全诗校:“一作永。”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