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复习教案

时间:2021-08-31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号称“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本文所反映的更多是作者在贬官不得志时那种想要超脱凡尘的思想。下面是《赤壁赋》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

  《赤壁赋》 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重点掌握虚词“之”、“而”的用法,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填写苏轼的名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壬戌..之秋(rãn )( xū)歌窈窕..之章(yǎo )(tiǎo )扣舷.而歌之(xián )苏子愀.然( qiǎo) 舳舻..千里( zhú)( lú )酾.酒临江(shī )举匏.尊以相属(páo )挟.飞仙以遨游(xiã)

  二、教学重点

  1、高考真题(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09年山东)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0年安徽) (3)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1年重庆)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2年山东)

  2默写《赤壁赋》第二自然段。

  3、译句。

  (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我的思绪十分悠远,遥望美人,天各一方。(美人指宋神宗,表达希望受到皇帝重用)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如果从变化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存留;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4、之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之”,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之”,代词,指代“水与月”。

  (5).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而

  (1)而不知其所止 表转折 (2)扣舷而歌之 表修饰 (3)、侣鱼虾而友麋鹿 表并列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表目的

  6、指出句式特点。

  (1)、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句 (2)、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

  (3)、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结构后置句 (4)、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5)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6)、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加粗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

  A.壬戌(rãn xū)举酒属客(shǔ) 窈窕(yǎo tiāo) 旌旗蔽空(jīng) B.桂棹(zhào) 冯虚御风(píng) 嫠妇(lí) 横槊赋诗(shuò) C.渺渺(miáo) 倚歌而和(hâ) 扁舟(biān) 用之不竭(jiã) D.枕藉(jiâ) 酾酒临江(shī) 渔樵(jiān) 山川相缪(liáo)

  2.下列加粗字与"舞幽壑之潜蚊"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扣舷而歌之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泣孤舟之嫠妇 D.范增数目项王

  3.下列加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纵一苇之所如(往) 倚歌而和之(循,依) B.白露横江(笼罩)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C.正襟危坐(端坐)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D.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目遇而成色(美景)

  4.下列句与"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吾与子鱼樵于江渚之上

  C.托遗响于悲风

  D.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5.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B ) A.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B.本来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在哪里呢? C.所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又如何存在呢? D.本来是一代雄杰啊,但今天如何存在呢?

  四、能力迁移。翻译下面两篇短文,注意里面的重点实词及虚词和句式特点。 .(1)、宣王好射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参考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拿给左右的大臣看,个个装模作样地接过来试一试,大家在故意把弓拉开一半,便故作惊讶地说:“要拉开这弓的气力不少于九石啊,不是大王又有谁能用这么强的弓呢!”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 然而,齐宣王使用的力气不过三石,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用九石。三石是真实的,九石是徒有其名,齐宣王只图虚名却不顾实际。

  (2)、34.陶母责子退鲊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鮓饷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参考译文】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

  五、课外延伸

  2004福建高考作文题

  以下面人物和文学形象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