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毕淑敏,是在我们初一的语文课本上,那是一篇名为《提醒幸福》的抒情散文。我清楚的记得,我那时的好友成维纬在未学之前就执着于此文,也常常给我念些激起她共鸣的句子。偶然的一天老师宣:“大家是否同意将此文一笔带过?”我偏头看,维纬脸上写满了遗憾之色。有些志同道合的同胞为我们叫屈:“我们要学!”后来老师以一节课的时间来品读分析这篇众望所归的文章,我掌声赞许——为了那单纯的动机——让我的朋友在此时细品幸福滋味。那节课,我上得很充实,专注地倾听老师对课文的每一段阐释,每一句讲述我似乎渴望把整篇文章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再转化为可以自身贮存的能量。那时多么幸福的时段啊!我们享受并满足于这平日里极其漫长而今日却如昙花一现的40分钟。
毕淑敏于是给了我她最初的朦胧形态——如一棵轻轻地杨柳,挥动着纤细的枝条,划动着柔美的弧线——你可以感到它的婉约——
我们从天涯海角想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的别离。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举起酒杯说:我们幸福。
——《提醒幸福》
后来在某一个电视栏目中不经意的看到,那段记叙了毕淑敏青年时代的记录片,那时的她在青藏高原上经历了一次真正的人生磨砺。从事卫生工作的她十分不适应这几千米高度之上的恶劣环境。一次,她与队里走散,绝望逼上他的心头,她茫然的在苍凉且漫无边际地高原上游走,原以为他会走到生命的尽头。但她惊奇地发现高原上虽然荒芜,但长着蓬勃的野草和美丽的野花;高原上虽然苍凉,但仍有强壮的雄鹰在高空中盘旋。她远眺到生命的漫漫长路,在高原上与恶劣的生存条件抗挣了几天几夜,终于,奇迹般地与队相遇,回到了队中。从此,她看到了人生命的内在潜能,就如那高原,一眼望不到边际;当你具备一幅高倍的望远镜——磨难时,你就会看到生命的质量和厚度,还有内在的张力,你就能发挥无限潜能。而我,也惊奇地发现,恶劣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死亡,恰恰相反,这样的环境更能造就那不屈不挠、坚忍勇敢的生命!我感慨着毕淑敏无比珍贵的那一次生命的考验。
再后来,阅读了一篇她的新散文,柔美的笔调依旧,却多了一份内在隐潜的能量,如人类壮年时的呼吸声——有弹性、有张力,我,终于发现了那深藏在她字里行间的柔美的坚决——
我珍爱我的生命,当她遭遇重大威胁之时,我必将集结起每一份活力,聚集森林的风暴。为了我所挚爱的亲人,为了我的邻里和社区,我会独自登上呼啸的救护车,一如海员挥手离开港湾,使向雾气笼罩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