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以下是植树节手抄报内容50字,随小编来看看吧。
植树造林好处:
第一: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
第二: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第三: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第四: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第五:氧气制造厂: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
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 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拓展阅读:植树节的发展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反动派政府通令全国: “嗣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时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植树日记
今天是植树节,天公也做美,整天都暖洋洋的,很适合种植植物。我也想为绿化出份力,可我没有树苗。只好种豆子了。我挑选了五颗红豆,把它们包在了一块沾了水的布,然后用保鲜袋把它们扎起来。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它们放在我的`被窝里。让它们感到暖暖的,发芽起来快。
3月13日星期六天气:阴心情:
开心第二天,我起来一看,五颗种子都发芽啦!虽然只有几毫米,但我也很高兴。我把这五颗豆子放进一个杯子,加入了一些水。到了晚上,豆子们一个个好像都吃了膨松剂似的,涨到比原来一倍还多,芽也更长了。
3月14日星期日天气:雨天心情:开心
一个晚上的时间,芽已经长到了3厘米。杯子里的水有点红,奶奶说要换水了。可科学老是说换水对微生物的生长不好,于是我没换,我想:这样应该会对都自有好处吧。我在杯子上蒙了一块湿了的餐巾纸,豆子会往有水的地方长,餐巾纸在在豆子的上方,这样芽会长的更快。傍晚的时候,豆芽已经长到6、7厘米了,我把它们一直在了花盆里,让它继续生长。
这个植树节,我过得很快乐!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5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