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春题湖上》赏析

时间:2021-08-31

  白居易古诗《春题湖上》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全诗主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题湖上》赏析

  【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① 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② 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

  ③ 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④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河边菖蒲新长出的嫩叶,犹如罗裙上的飘带。

  ⑤ 勾留:留恋。

  【翻译】

  春天到来,湖面上像一幅图画。群峰围绕,水面平铺。

  松树在山上排开层层翠色,月亮向波心点出一粒明珠。

  绿色的毛毯绒头是抽长的早稻,青色的罗裙飘带是舒展的新蒲。

  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西湖。

  【赏析】

  湖,即指西湖。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对西湖充满了感情,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篇,都是赞美西湖的美景,表达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写西湖春景,全诗围绕一个“春”字和一个“湖”字,展开景境。湖上春来,顿时非同凡响,其秀其美简直如同一幅画图,写景中已经包含了赞美之情。既如画图,诗人便以绘画的视角来处理景境的关系。

  以“湖”开头,以“湖”字作结,全诗亦以“湖”字为中心,画出湖上春景图。不用典故,纯用白描,只借巧喻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罗,皆巧极形容,如画面之点苔,增添无限神韵。时作者将离杭州刺史任,故末联有留恋之意。即离任时所作《西湖留别》结句所云:“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首先从大体布局上看,西湖之美,在于有山有水,山峦起伏,环湖而绕,且非整齐排列,而是“乱”峰簇拥,高低错落,水面平铺,澄澈清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宛然一幅泼墨山水图画。

  接下来细看山水,峰峦起伏,且有青松妆点山的颜面,形成千重翠黛,湖水平铺,月影沉波,犹如一颗明亮的珍珠点缀在湖心,构成一幅玲珑精致的工笔画。

  除了这湖中主景之外,诗人进而配以衬景,四周农田新插的水稻,一片茵茵翠绿,仿佛是一片巨大的碧毯缲抽出的线头,水中新生的蒲草,随着波浪飘转,恰如女子的青罗裙带随风飘扬,写生中又带有了奇思妙想,使得平常的景色充满奇谧的趣味。

  经过这样一番泼墨皴染、工笔细描、奇思妙想的功夫,西湖终于变成了人间天堂,使人无法抛舍而去,情之深缘于画之妙。

  【阅读训练】

  (1)此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诗的颔联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生动、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赞美西湖美景,表达对西湖的留恋之情。(2分)全诗围绕一个“春”字和一个“湖”字,展开景境。以“湖”开头,以“湖”字作结,全诗亦以“湖”字为中心,画出湖上春景图。借巧喻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罗,皆巧极形容,增添无限神韵。(2分)

  (2)“排”“点”两字形象、生动。(2分)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山峦起伏,环湖而绕,且非常整齐地排列;(1分)湖水平铺,月影沉波,犹如一颗明亮的珍珠点缀在湖心,构成一幅玲珑精致的工笔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