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对比教学

时间:2021-08-31

  对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认知方法。

  《琵琶行》是白居易广为传诵的名篇。诗中以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生平遭遇,引发作者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满腹怨愤,表现了作者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抒发了作者无限的天涯沦落之恨。作品借人抒情,托人言志,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要解读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据此,我在教学该诗时,特别注重三组对比教学设计。

《琵琶行》对比教学

  一、琵琶女与王熙凤人物出场对比

  王熙凤和琵琶女都是艺术作品中人物出场的经典典范。一个描写直接,一个渲染婉曲;一个得意有加,一个失意有余。因此,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分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描写。王熙凤的这句话耐人寻味:从表面意思看,是为了向贾母和众人道歉。但仔细想想,黛玉是贾母的亲外甥,母亲去世后外祖母传书带信要黛玉来投奔贾府,贾母自然对此极为重视,应该早已安排迎接。而熙凤在“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的严肃的场合竟然敢迟到,还敢“放诞无礼”,大声喧哗,肯定有其深沉的含义:显示她和贾母的关系非同寻常,突出自己在荣府中的管家地位,飞扬跋扈,大有小人得志之嘴脸。

  琵琶女的出场就决然不同了。她年老色衰、孤独失意。自然不像王熙凤那样风光无限。作者极尽笔墨,采用“化直为曲,婉曲有致”的出场描写。作品一开始,便对自然环境进行渲染描写:地上的寒江、高空的秋月、岸上的枫叶和水边的菊花勾画出一幅萧瑟低沉的秋夜送客图,渲染了一种萧瑟落寞凄清孤独之感。失意之人,何等悲怨?清歌不起,管弦不在,只有“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悲凉心情,这自然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气氛上的渲染和情节上的铺垫。在主人和客人黯然神伤、相对无言、即将悲伤地分别之时,“忽闻水上琵琶声”,这无异于“雨中送伞、雪中送炭”。这里作者也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写法,但这种写法明显不是琵琶女出场的主要技法。因为对于琵琶女身在何处,作者并没有直接和盘端出,而是继续“化直为曲”,“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历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姗姗而出。

  通过以上教学对比分析,人物的出场、形象的凸显、人生的际遇和情感的渐染自然折射到学生的心田,彰显无限的艺术魅力。

  二、《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音乐描写对比

  《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主要运用直接描写来描绘琵琶女的高超演奏过程。先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转轴拨弦三两声”,区区几字极显演奏之娴熟;而后“弦弦掩抑”极写曲调之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极写行板之舒缓;“拢”、“捻”、“抹”、“挑”极写弹奏手法之多变;“霓裳”、“六幺”极写乐曲之丰赡。尔后诗人运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把音乐幻化成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水流冰下的丝丝幽咽,甚至“无声胜有声”;还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流畅到凝滞、细弱到无声,急风暴雨再到最后的戛然而止,诗人不惜笔墨,正面渲染,把音乐的形象描绘得视觉分明、淋漓尽致。

  《李凭箜篌引》对音乐的描写主要运用间接描写来描绘音乐的效果。诗人借助神奇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通过白云凝滞、乐逗秋雨、香兰欢笑、芙蓉泣露、老鱼跳波、瘦蛟狂舞、湘娥啼竹、素女发愁、玉碎凤凰、神妪学篌、吴刚入睡、玉兔身湿等形象地彰显了李凭的弹奏技艺之高超,可谓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同是对音乐的描写,虽用笔不一,但收到异曲同工之妙,这实在是大家的风范。神来之笔,值得我们认真对比品读。

  三、琵琶女身世的前后对比

  琵琶女青春年少时色艺超群,红极一时。诗人一开始就用“善才服”、“秋娘妒”从一个侧面刻画了她的色艺出众,用笔精炼传神。再从“五陵年少”、“红绡无数”方面侧面描写她当时红极一时的盛况,再现了一个红歌女在五陵年少这些纨绔子弟的簇围下,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而今青春不在,“门前冷落鞍马稀”。年岁已老,只好“老大嫁作商人妇”,何等悲催。更可恨的是“商人重利轻离别”,落得个“去来江口守空船”的落寞。琵琶女过去是娇艳动人,现在却是“暮去朝来颜色故”;过去是门庭若市,“五陵年少争缠头”,现在却是“门前冷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过去可以和纨绔子弟纵情欢笑,现在却是独守空船、无言垂泪。

  诗人正是通过琵琶女前后身世的鲜明对比,使琵琶女的悲剧色彩更加突出、更加强烈,从而深刻地揭示出琵琶女不幸遭遇的社会意义,为下文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抒怀做铺垫。

  通过以上对比教学,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精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课堂的容量,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切实提高学生自身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