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天里的自然德性演讲稿

时间:2021-08-31

  能参加这次师德演讲,我感到很荣幸。面对这么多德高望重、无私奉献的同行,我感到自己很平凡。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不敢妄言师德,我只是尽我的本能,踏实勤恳地去做。我只想借这么个机会,将我这六年的教学做个历史性的回顾与总结,以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六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始终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绿天,和绿天里一个永恒的我。

绿天里的自然德性演讲稿

  绿天,是初为人师时我和我第一批学生成立的文学社,是素心的雨尘一手创下的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它比“青鸟”诞生得早,延绵得久,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先后飞入绿天,受其精神洗礼的有:

  梦想未来,春鸟飞鸟,未知新芽,神舟挑战以及等待快乐,一共十个班级。他们以及一切的后来者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班级,名字就叫“绿天”。

  绿天里蕴藏着的是一些朴素的真理和自然的德性。

  、态度,决定一切

  我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我一贯的教学态度。

  语文教学中,我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是我教学的根本目的,其次,才是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中考一天不取消,我的这个目的一天不消亡,然而,这只是快乐生活的附带品)。

  我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传递着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无论你的理想是大还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学习语文当然也要找到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感受。因为“态度决定一切”,而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特别是我们这个日益喧嚣,日益浮躁的时代。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的双目已日渐失调。看外界的眼日益发展,看心灵的眼却越发萎缩。在这样的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便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然而,我之令我敬佩的,并不是我能够忍受这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我的生活态度与理想。在多数人都以教师生活为苦(特别是以文科教师工作得不到支持理解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我却不改变我的乐观与希望(说天真也可以)虽然我至今没有寻觅到语文教学的乐土,但至少我有我的绿天,有和我一起快乐学习的小朋友。

  学习本应该是快乐的,而现在的学生却非常痛苦。虽然有许多人才是从痛苦中成长的,但是我的责任是尽量把教育环境改造得好一点,使学生不再只吃干腌菜似的课文,不再只为应付考试而生活。使他们能享受点文化的精华,感觉些生活的快乐。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获得自主求学的乐趣。然而,这种理想单靠我一个人微薄的力量很难实现,我在通向这理想的路上曲曲折折地走了六年,到如今却越发感到孤独。所幸是孤独,不是孤单,因为毕竟还有我的学生。

  二、倾听,美好品质

  (一)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记得有人说过: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熏陶感染,而且要关注学生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这种“关注”不是一种旁观,而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我常常把自己看成是和他们一样的不完善的学习者,我也因此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从而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他们愿把自己的快乐与我分享的同时也常将自己的隐秘告诉我,有时并不为寻求帮助,只是为了倾诉。在这样单纯的信任面前,我的内心弥漫着神圣的光辉。我想,正是因为我给予了学生这样的机会,我才会如此的富足!我也因此而明白:快乐不是给予,而是倾听。

  (二)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我们心灵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别人是一种尊重,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则是一种自省。我喜欢这样倾听,喜欢这样的向着内心的孤独跋涉,我在不断地寻找着新的自己。同样,我的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倾听与寻觅。惟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茫茫人世间迷失了自我。

  三、语文课堂,绿色天空

  “1+1=2”,全世界的人都只能得出这样唯一的答案。“天空是蓝蓝的”却未必,描写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课堂正是任由那些灵动自然、丰富多彩的思想飞翔的绿色天空。绿天,是我们的理想。课堂,是承载理想的大地,是实现理想的现实环境。这种“诗意的栖居现实大地”的感觉给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感到生活原来如此美丽。

  阅读课重在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喜欢阅读,能从中感受到乐趣。甚至能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把课堂营造成一个绿色的心空,在这里学生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批驳他人的看法,实现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绿天的意义,不仅在于在课堂上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四、作业,一种创造

  我希望能够教给学生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将此种快乐放之痛苦之后,为学不必非要做苦行僧。因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它同内心相连。同样是在做作业,因为内心想法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便也不同。把作业当任务来完成当然没有快乐可言,可是,如果把它当作创造生命的过程,感觉就不同了。

  绿天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解放了时间,才有更多时间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以完成其伟大的创造。我努力把属于孩子的时间交给他们自己去支配,使他们不至于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来自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没有必要因为作业而耽误了正常的休闲娱乐。因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源头。

  叶圣陶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真正的写作实质上就是作者生活的承载和生命的宣泄。在绿天随笔里我看到的不再是“应试作文”中无病呻吟、废话连篇、玩文字游戏的现象所引起的无奈与愤懑。我只感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自己鲜明观点的独立的人的存在。我所看到的不再是那种处于虚拟状态的写作行为的准备,而是和成人一样是一个真实表达自我思想情感的过程。我在无意中走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欣赏了他们幼稚而成熟的思考。我又是在无意中关注了他们的人格、思维以及情感,在无意中留给了他们思考交流的时空,交给了他们充分的体验生命、感悟人生、思考社会的权利。

  五、闲人书屋,充实生命的源头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不被学习生活所扰,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而能达此境界的人需要有一份闲淡之心,有高雅的生活情趣,能忘怀得失,喜欢读书且不一切为了考试。所以,我们的书屋名为“闲人书屋”。此“闲”已包容了这二者(闲与贤)之精髓。

  我从学生手头有的书里挑选了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编成目录,以方便他们交换阅读。为了充实他们的读书生活,我还搬来了家中所有适合他们阅读的藏书。

  奇怪的是,我最近常常能从学生的绿天随笔里淘到好书,每当我提起某某书时,学生总会欣欣然拿了来给我看。起初,我因为不知所谓的忙而遗忘了学生借于我的书,等到发现要还的时候才逼着自己看起来,慢慢的也逼出了点感觉来。这么看来,学生也成了我的老师!

  六、绿天随笔,抒写生命的舞台

  绿天随笔给学生提供了抒写性灵的空间,学生在这里写下的往往都是最真实的文字,这文字不仅常能感动我,而且也成为他们自己创作的源头活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由地抒写中他们完成了一种自我教化的过程,思想与情感也在不断的反观自己中成熟起来。

  不是只有学生才写随笔的,作为老师的我,更是将写随笔当作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只为了工作,就像所有的创造一样,我已从中感受到一种无比喜悦的生命的色彩。

  七、教师,也是学生。

  偶然的看到一首歌谣,名曰《小孩不小歌》,喜欢有佳,特别是当了妈妈以后更觉说的有理,说给大家听听:

  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平常人对于教育有一种不够正确的了解,以为只有成人教育小孩,其实,反过来的教育行动影响作用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普遍的,不过很少有人承认它罢了。然而,我却始终坚信,受教育的学生自有教育人的禀赋,我也常受其启发改变我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最终使得我们师生双方都受到有益的教化。

  我们要跟孩子学习,不愿向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孩子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困难,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如何能教孩子?如何能知道孩子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无穷的创造力?

  我加入他们的生活中,便发现他们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钻进他们的队伍里才有了这个认识与发现。从我执教的第一年开始,我就常常喜欢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我必须力求长进,做好他们的榜样。

  我也极希望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前头。然而我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要一面教,一面学。

  我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了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创造了学生,学生也创造了我,学生和我合作而创造出值得我们彼此崇拜的生命——《绿天文集》。六年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凝聚在《绿天》里。而我自己的教学和生活中的点滴,则被陆续地记录下来成为了今天的《雨尘文集》。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看出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系。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风雨飘摇,日月如梭。六余年如梦如幻的教学岁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她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从琐碎的工作中细细地理出一些的思路;她没有惊险的飞跃,只有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与学生的风雨兼程。但她拥有无穷的知识和爱心,拥有无尽的力量和热情;拥有桃李满天下,拥有宇宙与苍穹。不求惊天动地,但求脚踏实地;不求涓流相报,但求青春无悔。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在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我的一方净土——绿天,乐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