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理解‘同事’这个词的,就是在同一个集体里共同为一项事业而奋斗的人。所以,人的一生中相处时间最多人的就是同事。
我有两个同事群体,一个是棉纺厂的工友群体,一个是现在的教师群体。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初中毕业后我就进入一家棉纺厂工作,成为一名纺织工人,那时每月三十元薪水也让我很开心。也许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在纺沙车间的同事们对我照顾很多,他们经常和我聊天,教给纺纱的技能与技巧。一次,由于白天休息不好,在上夜班的时候坐在机器旁边睡着了,棉纱缠满了机器,四百多个棉钉全部断线,我一个人是连接不起来的,这时是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不到五分钟时间就恢复了生产。师傅严厉的批评了我,原来我的衣服还差点缠进机器里,真是后果不堪设想,从此我对待工作不敢有一丝马虎。
工作之余同事们鼓励我参加各种比赛。在县里举办的“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荣获二等奖;随后又参加了“纺织行业的操作技能比赛”我荣获一等奖。通过这两次比赛,我成了厂里的“名人”,一时间厂歌舞团、厂宣教科、各车间的团委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都少不了我的参与。就这样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一次专业培训中,让我结识了山东师范大学的一名声乐教师,在同事们的鼓励下,我抓住机会积极的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我顺利的考入了一所师范学校,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那年,厂里的领导和同事们,为我举办了一次座谈会,鼓励我努力学习,同时也激励同事们奋发图强,掀起了学习的热潮。离开棉纺厂多年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因工作调动离开棉纺厂的,偶尔还能见面。现在想起往事,十分感谢他们给我的鼓励,我祝愿他们生活的幸福快乐!
一九九四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现在的单位,转眼已尽二十个春秋,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依然伴随我左右,我很幸福拥有他们。他们有的成为我生活的导师,有的成为我的知心朋友,有的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有的成为我的合作伙伴。我们经常因为学生的教育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我们也经常被友情感动的泪流满面,我们有时也风趣的开怀大笑,我们有时也会举杯高歌、开怀畅饮,一起分享着丰收的硕果。
转眼我们已是不惑之年,每个同事都肩负着沉重的家庭重担,上有老人下有儿女。看到他们有的发白了鬓角,看到他们有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看到有的脸上写满了忧伤,看到有的身体欠佳,这都让我心里发痛。因为我爱他们,我已经离不开他们。
四十岁的人,事业上也已进入了顶峰时刻,正是事业上中流砥柱。看看他们娴熟的教学技术,听听他们风趣的语言,品味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人欣赏是那份成熟与稳健,犹如一本经典的名著,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