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的教学心得
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谈读后感受,自己则在同学们中间穿梭适时进行指导。由于读课文的声音比较大,同学们读得也很认真,好像没有同学注意到我在什么地方,正走到一个身边,看他正拿着笔专著地在画着什么,凑近一看,这学生正用红笔在课文的插图(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图画)蔺相如的嘴上涂抹,把蔺相如的嘴巴涂得又大又红,整幅图这张嘴显得特别突兀。其实,学生在课文的插图上涂涂画画这是常有的事,给图上的女孩子画上两撇胡子,给男同志按上一根辫子,或者帮着戴上一副大大的黑边眼镜什么的,以前看到这种情形我总是以:要保护好自己的书本,爱护书本为由要他们擦干净或劝告以后不要再画了。再看看眼前这个孩子竟这样专注地为蔺相如涂抹红唇以至我在他身边好一会儿了他都没有发觉,还是旁边的同学发现了我,我摇摇头让他不要说。当他高兴地拿着自己的杰作想让同学欣赏时他才发现了我,赶紧装出读书的`样子。不知怎的,看着抹了红唇的蔺相如还确实挺有意思,一个念头蹦了出来,就让大家来聊一聊蔺相如的这张嘴巴。
师:孩子们,廉颇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到他得给他个下不去!”蔺相如真如廉颇所说就的一张嘴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是!”
我故意表情凝重若有所思地看着大家,暗示他们要思考之后才来回答问题。
生1:蔺相如是他的嘴……
正想继续说被同学们一致的反对意见给打断了。
师:咱们先仔细聆听他说完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请你继续说。
生1:课文中有许多地方出现了蔺相如的语言,我找了两句:“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点给您看。”这时候蔺相如对秦王说话的语气肯定是很诚恳的,不然秦王就不会相信他的话把和氏璧给他了。还有,在渑池会上,蔺相如说:“现在您跟我只有五步距离,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里蔺相如的语气肯定是非常坚定的,不然秦王怎么会害怕呢?
师:你能把蔺相如的语气读出来吗?
生1:声情并貌地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有表情地齐读。
生2:我觉得蔺相如和秦王的战斗也有嘴的功劳,像他说的“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这句话就像一把利剑直刺秦王要害,同时也让自己得以脱身。
师:这嘴真的很管用。
生3:蔺相如成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胆量。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为了保住璧蔺相如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冒生命的危险,这要多大的胆量啊。
生4:蔺相如不但有胆量,而且还有机智。他在请求秦王为赵王击缶时,他先走到秦王面前,遭秦王拒绝后他再要求,步步紧逼,让秦王没有退路。
生5:我觉得蔺相如的嘴确实厉害,秦王见识了,秦王败下阵来;廉颇见识了,廉颇负荆请罪。
师:哦,那我们可得好好读一读蔺相如到底说了什么,这么有说服力?
生:齐读蔺相如对各位大臣说的话。
生6:我认为这是以理服人,蔺相如说得有道理,所以廉颇才会心服口服。
生7:蔺相如的大肚让廉颇不得不服,廉颇要给蔺相如下不去,而蔺相如却为了赵国的利益躲避廉颇。
生8:蔺相如这样为国着想感动了廉颇。
生9:蔺相如知道廉颇也是爱国之人,只要他了解真相后他一定不会再和自己过不去了,结果确实如此。
……
师:看来,蔺相如不仅仅只是他的嘴巴,更重要的是他的智慧、胆识、忠诚赢得了地位,赢得了人心。
偶然一得让我放弃了课前背好的教案,高兴的是,这一张“嘴”让同学们议论纷纷,真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后,我走到那位画红唇的同学身边,轻声地问他:“你为蔺相如涂上唇膏是不是觉得蔺相如的嘴就应该特别一点啊!”孩子腼腆地笑了。旁边的同学兴奋地说:“他还有很多画着呢!”“能让我看看吗?”他帮我一页页翻下去,呵呵,几乎每篇都有他的点睛之笔:孔繁森的额头上画了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孔繁森日夜操劳的见证;邱少云的身旁画了一个水坑,那是孩子希望邱少云身上的大火能够被水浇灭;小李欢的手上戴上了一只精致的手表,上面还画了一颗心写上了love……这样的涂画确实让我感动。
经常提醒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记录,却从没想到原来插图上也可动动笔墨。真为自己以前总是一味地劝告一味地制止感到后悔。当然,无意的添加只能增加笑料或破坏插图的美观,但适当地来上几笔不也是学生智慧的闪光吗?看来孩子们早就在插图这块领地上进行开垦了,佩服孩子天生的破坏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可在插图上做做小文章了。
【《将相和》的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3.将相和的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