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面积”概念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性。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开放的教学。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激发创造性的灵丹妙药。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拿出一张三角形的纸,说:“老师手里有一张三角形的纸,我想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可我不知道该怎样求,请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看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一听老师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趣。他们纷纷发言,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有的说:“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有的说:“可以把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折叠、裁剪、拼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对这些方法首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承认是有价值的思路,值得探讨。但同时指出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存在着局限。例如,测量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采用这种方法太麻烦,不能用。
二、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倡导合作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主宰学习过程的学习。然而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剥夺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主动参与的空间、时间。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寻求答案。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就如何才能更简便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展开了实验。有的学生将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成两个三角形,剪开,经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其中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归纳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用脑思考,合作学习,不但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实验中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数学问题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空间中感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可让学生到篮球场,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让学生量乒乓球台算面积、量国旗算面积。又如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量教师先画好的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讨论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平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测绳量出100米的边长来,让大家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在同学生激烈的争论声中结束了这堂课。这样的教学安排,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又从生活中弥补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使学生真正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后,让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这种性质的实际用途:“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做成了三角板,三角支架,自行车的三角架等。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做成了推拉门,电动门等”,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教学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于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于生活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由此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近感的内容。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几年的课改教学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困惑,未来的教学之路还很长,我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在课改进程中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实现课程改革的新突破。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同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