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所以,礼仪教育应从青少年学生做起。
关键词:礼仪教育;素质教育;青少年学生
中华民族的礼仪教育应从青少年学生做起。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美名著称于世。讲究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现在青少年学生礼仪素养不容乐观。现在青少年学生礼仪修养低,品德修养滑坡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
学生的礼仪修养低,品德修养滑坡的来源在于:一方面,学校的礼仪教育氛围不浓,没能形成长效机制,教育教学中普遍是重智育轻德育。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传统的道德礼仪受到舶来品的挑战和冲击,旧社会上假恶丑的东西沉渣泛起,学校真善美等传统道德礼仪教育的力度没能得到加强。
中国礼仪是中华民族在自己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优秀道德规范、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的总和,我们要用其精华实质,克服青少年学生中这种消极、倒退的不良品德素质,而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发扬传统美德故事中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学生。
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以尊重教师为起点。在这方面,值得称颂者举不胜举。宋朝“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教师、通情达理的学生才能受到教师倾心扶植培育,最终有所成就。历史上先贤如此,新中国的领袖也曾做出了榜样。毛爷爷同志十分重视他的教师。徐特立60岁寿辰时,毛爷爷同志专门写贺信说:“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您现在还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愿意继续学习您的……”
学习礼仪,青少年学生要学会礼让。“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只有礼让,爱护弱小,才能受到同龄人的喜爱拥护,才能得到长辈更多的指点帮助,才会更好更快的进步。此外,青少年学生还应学会宽容。明代尚书杨翥与邻居间的“六尺巷”的故事说明宽以待人,互相谅解,便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人与人更能和谐相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要知识丰富,还要师德高尚。一切忠诚教育,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教育工作者,要团结协作,同心同德,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礼仪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倡导和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这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