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礼仪之邦

时间:2021-08-31

  《春秋左传正义》疏:“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中国“华夏”一称的由来与礼仪和服饰密切相关,而所谓“服章”是指当时的汉民族所穿着的服装,又称“汉服”、“华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衣服礼仪之邦,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衣服礼仪之邦

  从周朝开始,汉服就具备了一系列完备的冠服制度,这个制度深深的影响了后世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汉服的剪裁、形制与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天圆地方”的天地观相关,属于“礼治”的一部分。汉服的基本特征是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款式,但其裁缝理念和民族特征不变,于日常生活相结合演变数百种样式,但按形制划分基本为三大类,“衣裳(cháng)”制、“通裁”制、“深衣”制。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就有道袍、鹤氅、齐腰襦裙、齐胸襦裙、圆领袍、曲裾、玄端直裾等等。

  有人认为汉服的消亡是因为它穿着繁杂,宽袍大袖,不适合日常劳作的需要。其实不然,汉服流传千年,我们的祖先穿着它劳作了几千年,何来不方便之说?这其实上是一种因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解,一直以来汉服都分有居家劳作穿的日常款和在祭祀等隆重场合穿的礼服款,礼服通常庄严肃穆或者华丽飘逸,以追求美感为主,多是古代统治阶级穿着,自然不太方便,但汉服有宽服大袖,也有窄袍短袖,如短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劳作时的普遍穿着,并不会影响劳作,日常裙装也只刚刚没过脚踝,不会长至曳地。

  其次汉服的消亡并不是自然的,汉服消亡的元凶事实上是明末清初清军入关后实行的“剃发易服”政策。1645年清军进入江南后,“剃发令”正式实行,当时的执行口号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颁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易服令”,汉族人民为保世代相承的传统进行了反抗,但受到了清政府的暴力镇压,最血腥的当属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最终,汉服被满清旗服取代,在后来民国的全盘西化、新中国的文革两大“革新”之后,汉服才渐渐被大多数汉人遗忘。

  汉服体现了汉民族的特色,曾经是汉人的标志,也是汉人的骄傲,如今又被汉人所遗忘,当汉族在中国现代56个民族之中,除了身份证上一个“汉”,又从何能体现自己的民族性?不妨看看56个民族大合影的每一张照片上,当其他55个民族都穿着自己的传统服饰时,汉族穿的又是什么?是西装,是T恤,或者是旗袍,照片上的汉族就像是一个没有历史,只存于现代的异类。纵观当今全球,汉族几乎是唯一没有自己传统服饰的民族,或者说不是没有,而是不被绝大多数汉族所承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今天,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民族文化,提倡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日渐拔高,汉服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被人重新提起,自汉服运动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汉服复兴者致力于汉服的推广和普及,这些人互相称志同道合者为“同袍”,他们秉承着“华夏复兴,衣冠现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的口号,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华夏文化为终极目标,唤醒汉族的民族意识,重拾汉族的民族自信,当然这条路走得也并不顺利。长时间的文化断层加之国人最开始对其的普遍排斥让很多“同袍”遭受了很多鄙夷和误解,最开始多数国人对于汉服的概念仅仅就是古装,更有甚者在街上遇到了穿着汉服的同袍认为这是韩服、和服。

  和服最初借鉴与我国古代吴地汉服的样式,后又融合隋唐时期汉服特点不断演变发展,,和服最初是西方对日本传统服饰的叫法,在日本至今有吴服的称呼方式。而韩服则受中国明朝时期的汉服影响较大,不仅仅是日本和韩国,作为当时亚洲地区的宗主国,中国的汉服对周边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和服、韩服、汉服本来就是同源一宗,不可否认三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有人认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就是旗袍、唐装。但个人认为,旗袍不能作为汉族的传统服饰,旗袍由旗服改良而来,唐装其实与唐朝其实也没有关系,旗袍,唐装都是充斥着满族服饰特点的服装,无法体现数千年来汉族的传统文化,更不能作为汉族的标志,但并不是因此就否定旗袍唐装,因为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有的人误以为复兴汉服就是要将汉服作为国服,需要强调的是,倡导复兴汉服,复兴汉文化绝不是复兴“大汉族主义”,汉族的汉服与藏族的藏袍、满族的旗服等都是平等的,就像56个民族团结统一的理念,平等也是汉服复兴者的最终期望。

  汉服不仅仅是一件失落已久的华服,更是汉民族失落已久的根基。理性的来说,通过汉服,更多的汉人会去了解自己的民族,唤醒自己作为汉族的民族意识,感性的方面来说,如此华美精致的衣裳,穿上它更能感受到作为汉家儿女的骄傲和自豪。那为什么复兴汉文化要从汉服入手?因为民族服装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可以在视觉层面上最直接的给一个民族认同感,由表及里的作用是巨大的。换个说法,如果服装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无足轻重,那满清为何不惜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以大量汉人的生命为代价去脱下这件衣裳?所以说,复兴汉服势必会带动起其他传统文化的复兴、道德礼仪的复兴,这就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汉服作为汉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承载的是汉族厚重的文化历史,复兴势在必行。同时,复兴不是复古,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汉服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经过不断改良。

  丝绸素有“纤维皇后”的美称。用丝绸织制的服装质地轻薄、光滑柔软、透气性好、穿着舒适、飘逸潇洒,是理想的夏季面料。丝绸因其独特的魅力,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喜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丝绸的天然特性对人们所带来的裨益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丝绸服装所特有的医疗保健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

衣服的礼仪之邦

  丝绸服装礼仪之邦

  究竟穿着丝绸服装对健康有哪些好处呢?

  1、丝绸服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衣服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身体不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吸收并放出皮肤上排泄的水分、汗液及分泌物,保护皮肤清洁。

  研究表明,衣料透湿速度的顺序是:人造纤维<生丝<羊毛<木棉<玻璃纤维<丝绸。

  据测定,活动急剧情况下衣服内温度达33℃,相对湿度超过80%。而当衣服内小气候温度为32℃±1℃,相对湿度为50%±10%的时候,人体感觉最舒适。实测表明,穿真丝三角裤的股间湿度为72%,穿棉或合成纤维达90%。由于丝绸的透湿性和保暖性都很好,它能将人体散发的水分和热量很快吸取并尽快向外界散发,从而保证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有益于人体新陈代谢。

  2、丝绸服装有独特的皮肤病治疗作用

  蚕丝的丝蛋白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可加快人体皮肤的新陈代谢。 蚕丝是由两根平行的单丝经丝胶袍合而成的纤维,其中丝素含70% -75%,丝胶含25%一30%,丝素和丝胶均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且氨基酸含量远高于珍珠,含氮量比珍珠高37倍。其中,亮氨酸可以增强细胞代谢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丝氨酸、苏安酸能够防治皮肤老化;甘氨酸可以防止日光辐射造成的伤害。所以辱袍病人,不同病态的皮肤病患者,更换丝绸内衣,或以真丝织物包扎患部,均能加快伤口的愈合,促进病情好转。

  服装对皮肤病的治疗作用尤其对皮肤瘙痒症的止痒作用更为显著。临床效果表明:丝织品对老年性全身皮肤瘙痒症和妊娠期瘙痒症有效性达100%;对下腿瘙痒症、小儿荨麻疹、儿童痱子等有效率达80%以上。

  3、丝绸服装具有奇特的防晒健肤功效

  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在日光照射下,丝绸中的某些氨基酸首先发生光氧化作用,因而逐渐变色。通常我们发现雪白的丝绸服装在日光照射下逐渐变黄,就是蚕丝吸收紫外线的缘故。因此,真丝服装具有保持皮肤白皙、健美,防止日光晒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