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见面礼仪

时间:2021-08-31

浅谈中西方见面礼仪

  导读:(生意场讯)有一个介于物理学、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理论叫“六度分割”,说的是平均只需要六个中间人,就能把世界上任意两个陌生……

  (生意场讯)有一个介于物理学、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理论叫“六度分割”,说的是平均只需要六个中间人,就能把世界上任意两个陌生人联系在一起。在最近的半个世纪里,一直有学者不停地做着各种试验,想证明这个理论是否正确。但我更想知道的是来自天涯海角的两个陌生人在街头偶遇时,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中的一些成为日后的旅伴、挚友或爱人而另一些却擦肩而过又各奔东西。

  这个问题当然可以用那种中国人叫做“缘分”、美国人叫做“chemistry”(化学作用)的玄妙含混又没有道理可言的说法来敷衍,就像没人能说清楚天空里的那一片云到底为什么会投影在那一湾水的波心。不过初次见面时如何打破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和窘迫,传达出能够让对方体会到的友善和温暖,却不是诗人们笔下飘忽的“偶然”能够解释,而是像“六度分割”一样,是一门学问。

  虽说人们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一般都是以礼相待,不大会剑拔弩张,但当初人类建筑的巴比伦通天塔让上帝慌了手脚的时候,他老人家一怒之下打乱的可能不只是我们的语言,还有我们的礼数。这样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度的人们见了面不仅互相听不明白对方的话,也不知道是应该与对方拥抱、亲吻、蹭鼻子还是撞脑门,很可能还没张口就已经因为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产生的误解打了起来,谁还有心思去想建塔的事儿?

  这也使得在纽约这样一个多元化的都市,“见面礼”显得特别错综复杂,在美国其他地区流行的拥抱和亲吻脸颊,在这里并不完全适用。一个陌生男子的拥抱和侧吻可能让初来乍到的中国女子面红耳赤,而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女子可能因此悲愤地上吊自杀。再加上谨小慎微的公司文化对同侪间距离的严格界定,一个无心的碰触都可能惹上“性骚扰”的嫌疑,更让人们对传统的西式礼节心存芥蒂。

  不过,在纽约也居住着很多把同事、朋友间的拥抱亲吻看作像空气一样重要的民族,比如来自热情奔放的中、南美洲地区的人们。对他们来说,这个环节上的任何草率和敷衍不只是意味着缺了礼,更好像是向对方下了战书。

  我自己就曾经在与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国的朋友吻别时,因为只匆匆吻了一边的脸颊而被她拽回来教训一顿。“我是西语裔,我们讲究吻两侧。”她面带愠色说。我的一位在跨国企业做高管的'美国朋友,有一次在纽约总部接待阿根廷分公司的下属,结果这些同事完全不理什么入乡随俗,上班时的“早上好”,下班时的“再见”全部伴以拥抱和亲吻,而且要吻完左边吻右边,然后再回到左边吻一次才算完。一向在下属面前不苟言笑的朋友被吻得手足无措,不知是应该热情的还礼还是应该保持冷静和木讷。

  不过,去年甲流开始爆发以后,即使是热衷于拥抱和亲吻的人们也开始有所收敛,连握手这种最大众化的致意也因为可能传播病菌而开始受到排斥。据说一种更安全的撞胯问候的方式正在逐渐流行。我还没见过有人去赶这个时髦,不过最近与靳羽西聊起这个话题,她觉得在健康和礼貌间取舍的人们其实不用去发明什么新式礼节。除了她的《世界各地》和品牌化妆品,羽西这些年更广为人知的是她对中西礼仪的研究。在美国长大的她最推崇的见面礼竟然是中国古代的拱手作揖,而且认为在病毒肆虐的时候更是应该重新启用。而在她看来,现代中国人从西方引进的握手礼,反而有些走样,尤其是中国女士与人握手时为了表现自己的矜持高贵往往点到即止,少了显示诚意的力度,用她的话说“像条死鱼。”

  跟羽西谈这些是有特别的用意,因为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始倒计时。上海是个融贯东西的都市,搞个国际性活动,接待个把外宾根本不在话下。不过正像在纽约一样,多元文化相遇和碰撞有时候还是容易让人举棋不定、左右为难。

  在见面礼的问题上,上海人可能可以试试纽约人经常用的一个绝招:把两个陌生人见面想像成武林高手狭路相逢,最安全的办法是先按兵不动,等对方先出招。无论是拥抱、握手还是作揖,只要照样回礼就可以了。不过,不管用哪种礼节致意,都别忘了附带上一个微笑,这是当年从上帝的指缝中漏下来的人类的共同语言,也给主人家待客的一番苦心上了双保险。

【浅谈中西方见面礼仪】相关文章:

1.浅谈见面的礼仪形式

2.中西方礼仪文化

3.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关文化

4.见面常用礼仪语

5.见面问候的礼仪常识

6.关于见面礼仪

7.见面礼仪常识

8.见面问候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