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是苏教版第十册语文书上新增的一篇课文,它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这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细细回味这一课的设计,有些方面还不错。(当然,这也是我们集体磨课的成果。)

  一、课前谈“趣”,营造自由情趣

  因课后习题有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来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因此,课前,我先从自己的趣事聊起,而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趣事以后,也会乐意来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我就是以此营造一种“自由情趣”。

  二、紧扣自由,感知“自由之园”

  整个教学流程为:引出自由——体验自由——感悟自由——表达自由。这个设计,紧扣“自由”,使整个课堂教学浑然一体。

  三、品词析句,领悟作者写法

  文中关于趣事的描述,在教学之中,我并非面面俱到,有些内容是重点讲,引导读;有些则学生谈及,一下带过。如,“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相同句式,写出了别有风味的情趣,很有种“猴子学样”的趣味。我引领孩子们品读之后,又引读想象:“我俨然是祖父的跟屁虫,祖父铲地,我就——铲地,祖父浇水,我就——浇水,祖父抽烟,我……”这相同句式,寥寥数语,却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园子里是多么的快乐自由。再如:“我”抢水瓢浇水一事,我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抢”,想象“我”自由率性的样子,会怎么跟祖父抢。更引导孩子们设身处地、情境表演朗读,真切感受到“我”在园子里的快乐与自由。同时领会作者是抓住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出了童年的“我”是那么的快乐自由。再如,课文十三小节,借物抒情的写法,迁移练笔。

  四、适度拓展,增加文本厚度

  在教学中,适度拓展《呼兰河传》一书中的内容,如祖父的笑,全书的结尾。节选自小说的课文,适度拓展原著内容,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旨意,也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中,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和内心向往,便可以体会欢乐背后淡淡的哀愁,更好地奠定教学的基调。同时,还可引发学生课外去阅读原著的欲望。记得上完了这一课,有个孩子悄悄地告诉我:“叶老师,这堂课,上到最后,我想哭了。”相信,那时,这孩子已深深领会到这园子,是萧红的精神乐园!

  不过,真实的课堂,总还是有缺憾的。否则,也不会有种说法——“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

  上完了这堂课,自我感觉,不尽人意的方面有不少,有好几个环节,教师显得“滔滔不绝”。其实,我不想这样,只是,面对孩子们的沉默不语,我只能兀自解说。这,应该也是教学大忌啊!教师的语言再优美,再动听,那都是教师的;要是那么优美的语言,那么深刻的.理解,是孩子们“脱口而出”的,那该多好!课堂的精彩,源于学生;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应该是孩子们的声音,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只能自叹自己在课堂上的调控能力不强,引导能力欠佳,尤其是对于一个“溜”字的理解引领,孩子们绕来绕去,费了不少时间,可最终,我还是没有引导他们理解清楚那“溜平”的意思。追根究底,我自己内心深处,对那“溜平”,是理解的。可是,如何引导孩子们理解到位?如何引导孩子们体会到这个“溜”用得精准?我似乎没有深思过。原以为对于“溜平”的意思,孩子们课前查了字典,应该都能知道的,不需多言,可事实,远不是自己想得这么简单。自己心头没底,怎么可能引导孩子们理解到位?

  这堂公开课,又让我明白了自身的很多不足,需要努力的依然有很多……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2.《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案反思

3.《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文教学反思

4.《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范文

5.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范文

6.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反思

7.《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反思

8.《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