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1

  《小数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内容。

  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是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在重点关键处教师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为把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同学们身边生活实际中的看到、遇到的事情很自然的感受和运用小数的性质。从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为生活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1而是先在黑板上写了三“1”。提问:这三个1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接着,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上两个“0”成100。再问:现在这三个数还能用等号连接吗?(学生就说不能了。)然后教师引导提问: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这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这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吸引着学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度。让他们再进行合作分工把他们量、找出来。这一活动教师给足了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同时结合实物的演示进一步感知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实际都是同一段,进一步看出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数是相等的。

  教师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通过做一做的再次动手操作实践和实物的运用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小数的性质。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去证实,在我们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教学时教师基本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本块知识,学生气氛非常活跃、积极性很高。他们充分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快乐。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2

  一.教学内容:

  第34~35页的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二.教材解读:

  本课结合现实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和归纳,探索小数的性质。例5先通过两个小朋友交流铅笔和橡皮单价的情境,引起学生进行比较的需要,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6结合购物的情境,通过讨论一组食品单价中哪些“0”可以去掉,引导学生在应用小数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的活动中,学会化简小数,并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小数的性质,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进行化简或改写。

  2.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小数的性质。

  五.资源利用

  学生经验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部分有关小数的生活经验,如:会看各种文具、食品的价格等。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例6的食品价格牌、小黑板。

  六.课程实施

  1.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知道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出示例5情境图,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想提出哪些问题?

  2.探究

  教学例5。

  刚才有同学提到,这两件文具的单价实际上是相等的,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照你们的想法,可以用等号把0.3和0.30这两个小数连接起来(板书:0.3=0.30),不过这只是我们的猜想。

  进一步启发:谁能想办法解释0.3和0.30为什么相等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流。

  学生活动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分别从钱数的多少和每个小数所含计数单位的个数进行解释。

  教学例5后“试一试”。

  小黑板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提问:你能在直尺上分别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的位置吗?知道他们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吗?写成小数又分别是多少呢?

  解决上述问题后,追问学生:你能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100米=0.10米=0.1米。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能否用其他的`方法说明0.1=0.10=0.100?

  总结和归纳。

  谈话: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

  全班交流: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我当小裁判:

  ①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例6

  出示例6情境图,提问:小强买了四种食品,这些食品的价钱中,哪些0可以去掉?先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组织交流反馈。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4.00元可以化简成4元,由此得出整数可以看成是小数部分是0的特殊小数。

  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吗?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重点指导把10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方法。

  练一练。

  ①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练习后,结合交流让学生再说一说每组的两个小数是否相等。

  ②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练习,交流后提问:两道题中的数,为什么第①题的0.5和0.50相等,而第②题中0.5和0.05不等?你能从其他角度解释一下吗?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并再次明确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

  3.应用

  练习六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口答。

  追问:703.0505左边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练习六第2题。

  练习后追问学生:为什么不能把0.018和0.180连起来?

  练习六第4题。

  学生练习后,重点讨论:80

  是怎样改写成三位小数的?

  练习六第5题。

  学生练习后,讲解:用“元”作单位表示人民币的数量时,因为“元”后面还有“角”和“分”,所以通常要用两位小数表示。

  4.课堂作业

  ①练习六第3题。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两位小数。

  橡皮毛巾

  5角=()元6元6角=()元

  直尺牙刷

  1元零5分=()元3元2角=()元

  七.课后感想: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和生成新的数学知识

  课始直接出示例5情境图,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只是用简短的提问带出了课本上的情境,展示给学生,没有刻意地去创造多么复杂、多么热闹的情境,因为情境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一个手段,达到效果就行。尽管这样的开课很朴实,但朴实中不失实效,使学生及时进入另一个“场景”。

  0.3元和0.30元相等吗?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肯定的回答。于是我进一步启发:谁能想办法解释0.3和0.30为什么相等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流,学生活动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大部分学生想到了0.3元是3角,0.30元是30分也是3角,所以0.3元=0.30元;也有学生解释0.3是3个0.1,0.30是30个0.01,30个0.01就是3个0.1,所以0.3元=0.30元;也有学生从小数意义的角度来解释;还有学生更直观了,通过画线段图来解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被唤醒了,思路打开了,思维活跃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我们的教学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为学生构建新知搭建了平台。

  2.学生越过表象,识别表象后蕴藏的规律

  合理猜想,大胆验证是学生自觉思维的体现,但这种直接经验还必须上升为科学的理论,这就需要学生能越过表象,识别表象后蕴藏的规律,这样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便于举一反三,解决同类相关问题。于是我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出小数的性质。接着我又设计了我当小裁判这样一个补充练习,再次突出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了小数性质,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最后,通过改一改、填一填、涂一涂、划一划、连一连等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

2.《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3.《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4.《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5.《小数乘小数》数学教学反思

6.《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7.《等式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

8.小数乘小数的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