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我讲的是第五组17课《孔子拜师》。讲过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谈话导入,找准切入点。

  在课前预习中,我要求学生充分收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课堂伊始,我请学生交流自己对孔子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及时抓住有效的信息,并以此为切入点相机导入,展开教学。

  我个人认为这种导入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首先,教师必须对孔子、老子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教材的内容要吃透,力求在教学中能够运用自如。其次,时间上要有所把握,不能喧宾夺主,冲淡了对主要内容的教学。

  二、抓住中心,找准关键点。

  学习这篇课文,我抓住文章中的关键的一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行为,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这句话展开教学的。主要让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然后让学生抓住关键句段进行研读,体会出你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子的,你眼中的'老子是什么样子的。在对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一篇文章要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学会取舍,合理取舍的同时更要会抓住重点。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三、感悟词语,找准重心点。

  对于词语的处理,我采用在情境中理解,在评议中感悟。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从而读懂句子,进而读懂课文,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课堂上要为学生理解词语创设了一个贴切的情境、一个生动的语境和一个自由表现的环境。在体会孔子拜师所遇到的艰辛时,引导学生透过“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词语的意思。

  《孔子拜师》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孔子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们能用上课文中的词句回答,感觉不错。但如果再细问,就发现他们只停留在词意的理解上,并不有真正了解课文所传递的深层意思。

  我想,这也许是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距太远了。我鼓励他们课前收集资料,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更多的是从课外书中去找寻。但有关的书籍相对比较少,有的也是一些比较深奥的书,不太适合三年级的学生阅读。所以,这需要老师课前收集更多合适的资料帮助他们的理解。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语文《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2.孔子拜师的教学反思

3.《孔子拜师》的教学反思

4.《孔子拜师》的教学反思

5.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6.孔子拜师教学反思范文

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8.《孔子拜师》优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