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未来》读后感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思想,使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以下是精华摘录: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经历生活。
没有高潮,人类怎么能够得到休息与拥有平和的心境?怎么能享受真正的具有存在性价值的娱乐?没有高潮以及各种形式的高峰体验来提供一种完成感,我们就会总是感到自己处在游移不定的中间状态。我们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坚持,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竭尽所能之时,他也就超越了总是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自尊需要,达到了自我实现的高度。一个人的任务是很好成为他自己。对于这一使命,世界上不存在着竞争对手,一个人的对手只是他自己。
一个人的情感越是健康,他就越有可能产生高峰体验,同样,我们经历的高峰体验越多,精神世界就越是健康。高峰体验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高峰体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潮,一个完全宣泄的机会。相反,如达不到高潮状态就会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很可能在体内产生毒素。
在自我之路寻求众多的答案意味着负起责任,这本身就是向自我实现迈出的一大步——成为一个自我促动者。掌握自己的命运。
真正地(和谐地、诚实地、基本地、内在地)成为你自己(即内在核心,真实自我,生物核心,最深刻和最隐秘的`自我)——拒绝成为破碎的、分裂的、带有不同层次的多重人格,或者成为在冲突中的自我,自我的冲动与压制性的控制相冲突——形成一体化的,有组织的,和谐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使多个自我统一。
内心愈是有序,人就愈是容易感到幸福。内心愈是混乱,人就愈是感到恐惧。由于失去了意志力,失去了决策能力,我们的自我的一致性被破坏了。
成为你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揭示你自己——你自己是怎样的人就做怎样的人。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敢于进行自我暴露。不要害怕把自己剖析于他人之前。如果将自己暴露于人,也有利于自已感知自己。抛弃虚假的大众自我。不要角色,不要做戏。所有这些都有如自我否定,从而也应成了分裂和变异。
自我实现的人与一般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行为是表达他们永恒的、终极的价值的一个渠道或者媒介,这些价值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和正义。正义的实现能够使他获得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从享乐主义来定义"幸福"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幸福一定包含着困难和挫折,包含着痛苦。幸福应重新定义为接受挑战,克服困难时所经历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没有痛苦与烦恼,生活就不成其为真正的生活。无止境的甜蜜与安逸,只会导致内心的空虚,单调无聊。
在心理学上有价值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直接追求快乐,相反,幸福实际上是一种副产品,一种并发症,一种随之而来的东西。能够使自己回过头来意识到自己曾经很幸福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完全投入到一种有价值的工作中去。
当士兵在坑里冻得发抖时,他们明白这种痛苦经历的意义。他们不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令人烦恼的此时此刻,而是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意义中来看。他明白自己承受这些真实的痛苦是为了有价值的伟大目标,他们为此感到振奋,体验了一种爱国热情。
当我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是使自己激动和兴奋的挑战时,我们将处于自身的最佳状态。显然,每个人都期望一个更富有创造、更富有成果的生活方式。但是,当外界的挑战消失后,我们都倾向沉溺于一种慵懒的状态。
三种人,一种人要么高高兴兴地沉溺在虚幻当中,沉溺中无意义的事情当中,但又不得不在内心谴责自己在整段整段地浪费宝贵的时间;要么是选择"避免陷入"但又被空虚和无聊所麻痹,缺乏生活的目标。第三种人学会了使用自己的思维和想你,学会了长时间地独处,能够全身心地为自己的理想、有时甚至是幻想所强烈地吸引——当托尔斯泰创作他的巨著时,他显然是数周甚至数月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进入了迷恋状态,即达到了自我实现。
集中关注:未被集中关注的焦虑倾向于扩散蔓延(被动应付的结果),然而,若对这些焦虑予以精确的关注,就能使它们回到它们自身应该停留的那个较小的位置(积极主动)。
【《洞察未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1.洞察人生作文
5.洞察一切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