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社年会发言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发言稿,发言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发言稿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社年会发言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写作中我似乎越来越不依赖于灵感,越来越趋于理性,结果是越来越没办法让自己惊讶或者惊喜。——有人认为这是成熟的迹象,我却常有一种离诗歌越来越远的枯竭感,甚至是惶恐感。
仍然处在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写作心态更加平和,不再苛求“语不惊人心不死”。常作“惊人语”哪有那么容易?又有何必要?另一方面,总是希望“下一首”就是“杰作”,我本庸庸之才,岂非自不量力?再者功利心不死,总是希望自己的写作得到更多认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写作自信。其实是极度缺乏自信。
主题词2:诗意
对所谓诗意的理解也不同于以往。不再追求那种文艺腔很浓的、花哨的“诗意”,对浮于语言表面的“诗意”不再“感冒”,试图寻找更内在的诗意,更有痛感的诗意。人人口中所说的狭隘“诗意”,恰恰是诗歌要小心提防的。
诗歌总是试图呈现主观经验观照之下的客观世界本然的诗意——但是离开了“人”这个审美主体,所谓客观世界本然的诗意其实是不存在的。审美永远是主观的,纯粹的客观呈现是不可能的,所有的诗写都是主观选择的结果。
只有默默观照这个世界,包括自我,而不发一言,不留一字,才能离世界“本然的诗意”更近一些——假如存在这个“本然的诗意”的话。诗人一旦说出,他偏离世界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切中肯綮的概率。
我们管诗人的写作行为为“对世界的命名”,既然是“命名”,那还有纯粹的`“客观”吗?
写作说到底是写“我”,不是写“世界”,即便是写“世界”,归根结底还是写“我”。通过处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写作最终实现的还是“我”的价值,“我”的存在意义。“诗意”这个东西,我觉得它既不在客观世界那里,也不在“我”这里,而在“我”与“世界”之间,在“我”与“世界”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中。那里存在一个时而清晰时而混沌的地带,我们在那里寻找诗意,或发现“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就是这种发现,而不自量力的说法是——“创造”诗意——所有堪称“创造”的,都是在一定难度和尺度之下的作为。
当然,“创造”诗意是可能的——承认语言
【诗社年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1.员工年会的发言稿
2.年会的发言稿
3.年会总结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