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读后感1200字

时间:2021-08-31

《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读后感1200字

  读完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中学)》这本书,我受到的启发很大。通观王老师对100个教育案例的分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但他在书中一再强调、提倡的“我们今天如何做教师”的核心理念,我觉得不外乎两个词:科学与民主。

  第一,“以人为本”是落实这一核心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

王老师认为,“以人为本”的含义不仅仅是通常所理解的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教师不能“目中无人”,仅仅把学生当成产品;更要注意避免这样的误区:教师只要提高师德、责任心,只要反复诵读“师爱”之经,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教师不能不区分职业之爱与私人之爱的区别,更不能把道德说教、道德煽情、道德施压曲解为师爱的内涵,进而用它们代替科学的分析。 “以人为本”的本质意义在于,教师以自己高素质的教育管理水平,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进行科学分析,对症下药,尽量又快又好地帮助问题学生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哪怕是对于一些“社会化”程度很深的学生和所谓的“惯偷”学生,甚至是“不可救药”的孩子,也不要轻率地给他们贴上道德品质问题的'标签,而是要尽可能把他们看做有心理疾患的“病人”,科学施救,即使实在无法挽救,也要给尽可能地让他们体面离去,做到仁至义尽,而不是斩尽杀绝,落井下石。

  第二,“研究型教育”是落实这一核心理念的路径和方向。

王老师把面对学生的烦恼,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不想研究问题,却想解决问题的教育称之为“非研究型教育”。与此相反,“研究型教育”就是不把教育工作简单化,遇到问题不简单归因,具有科学的诊断意识,学会在翔实材料的基础逻辑地、科学地思考。具体来讲有三点:

(1)“研究型教育”常用的基本工作原则就是换位思考,注重的是对方的感觉,否则理解和沟通就是空谈。

(2)“研究型教育”的工作方法不是狭隘肤浅地就事论事,而是既包括横向的扩展性询问,又包括纵向的历史性追寻。比如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情况等。在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再针对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关键是帮助问题学生理清思路,给他以具体的、朋友式的“支招”。

(3)“研究型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反思精神,要有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自我追问和反驳的思维习惯。因为,面对活生生的学生,她应该是最为了解的,她想出的点子往往是十分有效的。……我们还要访谈家长、访谈校长,与孩子上学年的任课老师交谈。……”在提倡科学教育上,王老师的研究成绩的确是令人赞佩的,但是,我觉得其中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有些做法和说法也很值得商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教育是要讲究科学性,但谨防矫枉过正,导致“教育的泛科学化”。

  “师爱”之经固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不能用“教育的泛科学化”排斥爱的教育,只有爱的教育(善)和科学的教育(真)有机结合,才能最终臻于美的教育。爱的教育中自然包括道德教育,二者是无法分开的,“道德煽情”和“道德施压”固然不能允许,但正常的道德教育则是必须的,这是无论那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或缺的,“泛道德批判”同样也是错误的。当然,“道德煽情”、“道德施压”与正常的道德教育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一不小心就会越位,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全盘抛弃,相反,这更需要我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科学与爱,都是把双刃剑,如何最有效地为我所用,达到教育的目的,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读后感1200字】相关文章:

1.今天怎样做教师

2.《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读后感

3.《今天怎样做教师》心得

4.《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读书心得

5.《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心得

6.最新《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读书心得

7.关于《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心得

8.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心得

9.《今天怎样做教师》教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