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着》的读后感

时间:2021-08-31

最新《活着》的读后感

  当初在一叠书堆中选中余华的《活着》作为暑假读书书目,不仅因为它鲜艳抢眼的水蓝色装订,更是因为那令人玩味的书名,原来他非不快乐。只是那简短的“活着”二字我的脑海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这本书是告诉我们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在哪活着?与谁活着?还是……其实,我想无论内容是什么,都与“活着”紧密相连,对于正“活着”的我想必会有一番启发。很多人对《活着》的作者余华有很高的评价,小说《活着》以福贵老人第一人称的自述为主线是我非常赞赏的。世人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评判别人的生活,看到金钱觉得富裕,看到笑容觉得快乐,看到受挫便觉得不幸,大家习惯于站在旁观者放大别人的经历。正如有人问过作者,为什么他的小说《活着》讲的是生活而不是幸存。因为《活着》中的福贵虽然经历苦难,但他是站在第一人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那是他的生活。若用第三人称讲述,便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了旁观者的看法,那讲述的便是一个幸存者的故事。我想,若如此,《活着》更多的会是旁观者的评判,而少了最直接的个人感受,如此一来作为读者看到的更多的将会是作者对福贵的怜悯、同情或其他情感,读者感受到的则变成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生活的怜悯,而那便不再是福贵的生活了。由此,可见小说的名字取得甚是用心且切题。《活着》讲述了作者在一个午后偶遇一个叫福贵的老人,老人对自己活着所经历的一个自述,是在二十世纪中国动荡历史背景下,福贵老人迄今为止的一生。他讲述着自己从一个败家的阔少爷沦为向地主租地耕作的佃户,父亲不堪重创去世,自己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被国党兵抓走服役后被共产党俘虏,回家时母亲已在无尽的遗憾中往生,女儿因高烧无钱救治变哑,土改后被没收田产丧失了经济来源,大跃进时被迫煮钢铁,妻子在家中急需劳动力时得了软骨病,善良儿子因为村长妻子献血而失血过多死亡,被村里人嫌弃的哑巴女儿风光地嫁给了老实的偏头男后在要了福贵儿子命那家医院产下男婴后死了,重病的妻子最终也随女儿进了坟墓,丧妻的女婿郁郁不振不幸死在工地,在缺乏食物的时候唯一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孙子因为自己的失误吃豆子时被噎死,最后的最后,他与自己取名为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小说虽不长,却令人玩味。

  一直觉得快乐是处暗礁,许多年轻人都触礁而覆没。千舟竞发地追逐快乐却无罗盘指引航道,改变航道时缺乏正确的判断,其回报就只会是痛苦与羞愧,断无快乐可言。福贵落魄前吃喝嫖赌,过度追求骄奢淫逸,当时或许他觉得那就是快乐,但一切改变之后,父亲的死亡以及拖累家人的自责都让他痛苦,过往那一切不过是恶习而非快乐。

  读完《活着》,看着福贵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备受活着的打击,最后与他相伴的只有一头老牛,很多人难免用不幸、悲惨又或者坚强之类的形容词定义他的人生。但读《活着》时我一直在揣摩福贵讲述自己人生的语气,我看不到他对自己的怜悯,对生活的抱怨,取而代之的却是对活着的这一切经历的接受,我感受到的是那股强大的平静。福贵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这句话道出了,原来福贵他非不快乐。

  快乐在于心态而不在于事物。福贵的快乐在于他拥有自己的所爱,而不在于他拥有别人觉得可爱的东西。他拥有大把的家产和土地,锦衣玉食绸缎缠身时看似快乐实际却非快乐,后来的日子甚是艰苦或者不幸,但他拥有十分爱他而又坚强的妻子、善良而又倔强的儿子、懂事而又乖巧乐观的女儿、老实而又努力的女婿、能言善道伶牙俐齿的孙子,失去所有的亲人后他也还有一头老牛陪他,在看似不快乐的生活中原来福贵他非不快乐。

  快乐背后可能是灾祸,灾祸后面也可能是快乐。不可否认活着必须经历许多喜怒哀乐,但大多数人常常将娱乐误当快乐,不幸时放大痛苦,仿佛活着一切都缺唯独不缺烦恼,但有时,生活真的没那么不快乐。福贵的爹临死前对福贵说“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啦”。几句话道出了福贵家族的没落,但福贵却从此过上了踏实而又有爱的日子。很多时候我们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然后你发现需要一张床,一套房,一个证……离婚的时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活着本该很简单而又快乐,只是越看越远,越要越多,纯粹不再纯粹,简单也变复杂,快乐亦觉非快乐。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你会发现你拥有很多,生活没有那么艰苦而不快乐。

  别忘了,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是活着多挫磨,得你一人未发觉。

【最新《活着》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活着》的读后感

2.最新读后感:《活着》

3.《活着》的读后感作文

4.有关写活着的读后感

5.活着高中的读后感

6.《活着》的读后感3篇

7.名著《活着》的读后感

8.活着的读后感